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膀胱外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病因】

  

【症状】

  一.症状

  膀胱外翻较少见,多数患儿在幼年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而死亡。患儿下腹壁部分缺损,外翻膀胱黏膜裸露,色鲜红,异常敏感,易擦伤出血,可见双侧稍凸起的输尿管口阵发性排尿,衣裤湿渍,伴尿臭,下腹壁、会阴、大腿内侧皮肤可出现皮炎或湿疹。外翻膀胱大小差别很大。外翻膀胱黏膜早期光滑,可因长期暴露、机械摩擦形成绒毛、息肉或出现鳞状上皮化生,膀胱壁因逼尿肌纤维化而变厚、变硬。

  二.诊断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即可确诊:

  1.患儿衣裤湿渍,伴尿臭,常呈摇摆步态。

  2.下腹壁部分缺损,膀胱黏膜外翻,鲜红色,敏感、易出血,双输尿管口外露,阵发排尿,耻骨联合分离。

  3.男婴伴尿道上裂,阴茎短小;女婴阴蒂、阴唇前连合分离。

  4.伴有上尿路或全身其他脏器畸形。

  5.排除假性膀胱外翻,膀胱上裂或重复外翻。

【饮食保健】

1.膀胱外翻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护理】

 

【治疗】

  预防常识:

  本病的所有手术修复与整形,目的是恢复解剖形态和保护肾功能,控制排尿。但手术步骤繁多,并且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分步进行。故除了尽早手术之外,也不能忽视手术的复杂性和失败的可能性,家长应有思想准备,密切与医生护理配合,加强观察和护理。即使手术成功,也必须随访复查,注意有无上尿路扩张,返流或合并感染。另外本病还有10%的患孩因尿失禁无法控制或手术失败而需做尿流改道手术。

【检查】

  [影像学表现]

  1.平片:骨盆发育异常,耻骨联合完全分开,分开的宽度约和骶骨宽度相当,使骨盆张开呈马蹄形,两股骨外旋。

  2.尿路造影:膀胱位置下降。

  须注意伴发畸形,做静脉尿路造影了解上尿路情况,B超检查双肾、输尿管是否有畸形。行肾核素扫描,了解肾功能、肾血流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鉴别】

  假性膀胱外翻:此为完全性尿道上裂加膀胱膨出。其脐孔位置低,腹直肌从脐上分裂,附着于分离的耻骨,膀胱从分裂的腹直肌突出似腹疝,但尿路正常。

【并发症】

  患儿因腹壁肌肉发育异常可并发腹股沟疝;因耻骨联合分离,骨盆发育异常出现股骨外旋或髋关节脱位,患儿行走时呈摇摆步态。膀胱外翻患儿可伴有脊柱裂、蹄形肾、兔唇、腭裂、肛门前移、闭锁、脱肛等畸形。

  男性患儿阴茎海绵体发育差,存在不同程度尿道上裂,龟头扁平,包皮堆积于腹侧。因阴茎海绵体分离较多加之阴茎上翘,故阴茎短小。可伴有隐睾。女性阴蒂分离,阴唇前连合在腹中线上分离两侧,阴道口前移。可生育,平产后易出现子宫脱垂。膀胱外翻远期并发症主要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泌尿系统的反复感染和结石。

  外翻膀胱的膀胱前壁和前腹壁缺损,膀胱后壁的粘膜缘与腹壁皮肤连接,整个后壁便膨起于腹壁缺损区。裸露的膀胱粘膜色泽鲜红,易擦伤出血,伴有剧痛,且因慢性炎症和长期机械性刺激,可使粘膜上皮变性,甚至恶性变。在后壁还可见到略高起的输尿管口有尿液间歇喷出。尿液经常浸湿周围皮肤,引起皮炎或湿疹。多数病儿在幼年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而死亡。膀胱外翻几乎均合并尿道上裂和耻骨联合分离,或伴有髓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