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尖锐湿疣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53浏览:

尖锐湿疣又名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一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6型、11型、16型、18型及33感染引起的性抟播疾病(STD)。临床表现以形成局部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其中HPV16、18型长期感染与女怀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在部分国家甚至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国内近年来的发病率亦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淋病。并且,复发率高,较难根治。它摧残身体,影响家庭,危害社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与心理痛苦。 临床诊断
一、多有不洁性生活史或配偶感染史,少数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感染,新生儿亦可通过产道受感染。
二、潜伏期1~8个月不等,平均为3个月。
三、初发损害为小而柔软的淡红色丘疹,渐发展增多、增大,相互融合可形成乳头瘤样、菜花样、鸡冠样等不同形态的赘生物,可破溃、渗出和继发感染。
四、最常发生于男女外生殖器及肛周,以男性的冠状沟、包皮系带及女性后联合、小阴唇内侧较为常见,也可见于阴道及宫颈,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偶可发生。
五、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如有破溃及继发感染可伴有疼痛,阴道和宫颈的损害可表现为白带增多或性交后出血。
六、少数患者,尤其是巨大尖锐湿疣可继发癌变,病原多为HPV16、18型。
七、孕妇子宫颈、阴道或会阴部广泛的病变会引起分娩困难,经产道分娩时亦可传染胎儿,因而对病情未能治愈者分娩时需考虑剖腹产。
八、醋白试验:用3%~5%冰醋酸溶液涂搽可疑受侵皮肤,3~5分钟后如变白则为醋白试验阳性,可检出肉眼所不能发现的亚临床感染,在放大镜下观察更为明显。本试验的原理是:变白是蛋白质凝固的结果,由于HPV感染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与正常的未感染上皮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不同,前者可被醋酸脱色变白而后者则不变白。醋酸白试验的敏感性很高,对确诊HPV感染特别是亚临床感染很有帮助。但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致上皮增厚时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假阳性反应发白区的界限不清和不规则。
九、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能发现早期癌变。
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确定感染病毒的型别,有预后意义。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下简写成CA)又称尖圭湿疣、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以往对CA并不重视,认为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疾病,现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国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而且据传CA与癌变有关,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流行病学:
 男女均可发病,好发年龄是16~35岁,并以20~34岁发病率是高。免疫功能降低或身体衰弱时的人易患CA。性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30%的患者由间接接触感染,即通过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毛巾、浴盆、坐式马桶等感染。与CA患者有性接触的人2/3可发生本病。潜伏期是2周~20个月,平均3个月。
    病原体: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直径约43~55nm环状双链超螺旋结构的DNA病毒。生殖道的皮损至少发现有80多种型别的HPV。其中有15个型与CA有关。最常见的有HPV6、11、16、18型。研究表明与肿瘤有关的如宫颈磷癌、阴茎癌,外阴和肛周癌等主要是HPV16或18型。
      临床表现:
  HPV感染可分为3种情况:1、显性感染;2、亚临床感染;3、潜伏(隐性)感染。
  1、 症状:初起为淡红色丘疹,顶端稍尖。渐渐增大、增多,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根部可有蒂,表面呈灰白色或红色,有的有微痒感,灼痛和恶臭。肛门、直肠、阴道的尖锐湿疣有潮湿感。约70%的病人无任何症状。少数病例过度增生成巨大CA。经期及孕期疣体增长很快,提示患处充血可刺激湿疣生长。亚临床感染,通常指临床上肉眼不能辨认的病变,表现为(1)微小无蒂状;(2)微小乳头状;(3)外观发黑的环状皮损。亚临床感染可用5%的冰醋酸局部外涂或湿敷5分钟,感染区可变白,即所谓"醋酸白试验阳性"。
 2、 好发部位,男性好发于包皮过长者,易发生在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内外板、系带、尿道口、阴囊、肛门及直肠。女性好发于阴道炎和阴道分泌物较多者。易发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尿道口、会阴、阴道、宫颈及肛门。口淫者可发于口腔。CA偶有发生于腋下、腹股沟、乳房皱褶下及臀间隙等处。
    诊断:
 外生殖器及肛周见到的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尿道、阴道和宫颈的疣体可通过阴道镜和尿道镜检查。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1、 扁平湿疣;2、鲍温样丘疹病;3、阴茎珍珠疹;4、女性假性湿疣;5、皮脂腺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