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是指受肾者对供肾者的肾组织不相容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基本上可以分为超急排异、加速排异、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四种。
(1)、超急排异反应发生在移植肾恢复血供后24小时内,多数在开放血管数分钟到1小时,在手术台上即可见到移植肾由坚实、粉红色迅速变软和呈紫绀色,临床表现为无尿、高热、移植肾区疼痛。多由于AB0血型不符,或受肾者预先形成对供者T细胞HLA抗原的抗体,使移植肾血管内皮细胞
受损,肾小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移植肾坏死。病变为不可逆性,此时只能将移植肾切除,等待再次移植.
(2)、加速排异反应多数发生于术后第2到第5天之间。术后一段时间移植肾功能和血肌酐趋于恢复;尔后出现尿量迅速减少和血肌酐上升,可伴有腹胀、移植肾胀痛和压痛。如判断有困难时,应做肾活检。加速排异反应一种是见于亲属肾移植,输供者特异性血后,受者产生直接针对供者T细胞的HLA ]级抗原而发生反应;一种是受者体内有低水平的抗HLAⅡ级抗原的B细胞抗体产生的反应;还有一种可能是受者有抗供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抗体;一旦出现加速排异反应,可试用甲基强的松龙或血浆置换术,有时可逆转,但常发生第2、3次类似反应,若处理无效,也只有尽早切除移植肾。
(3)急性排异反应常发生在术后5天至3个月,迟至术后10年。主要表现为低热(多在38℃以下),尿量逐渐减少,体重增加,局部胀痛,腹胀,移植肾增大;血压升高,血肌酐上升,出现蛋白尿等。急性排异反应主要是指细胞性排异反应病理学上根据损伤涉及的组织结构可分为问质型和血管型两个类型。诊断主要依赖于血肌肝的增高和尿量的减少,肾穿刺活检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急性排异反应一旦诊断明确,要立即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可抑制免疫反应使病变逆转
(4)慢性排异反应多发生在移植术半年以后,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酷似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压升高,移植肾体积缩小和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慢性排异反应的发生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是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肾单位进行性损伤和减少所致,病理显示为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动脉狭窄且闭塞,使肾小球丧失功能。病变为不可逆性,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