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血液净化还有哪些新技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28浏览:

  (1) 单纯超滤:将血液引入透析器后,不用透析液,单纯依赖增加负压,扩大透析膜跨膜压力差,达到清除体内水分的目的,能在几个小时内控制或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副反应少,适用于尿毒症急性肺水肿,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少尿或无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或不能耐受超滤的老年患者,心血管状态不稳定者。
     (2) 血液滤过:选用具有滤过膜生物相容性好,超滤性能良好,脱水效果好的滤过器,在跨膜压作用下,在4~5小时内从体内均匀超滤出水分20~30升(每分钟超滤血浆水约80~100毫升)并依靠输液装置同步输入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仿的平衡液17~22升进入体内。其对大、中分子物质的清除和水分的清除优于血液透析,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影响小。临床主要用于:慢性肾炎,经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低血压和失衡综合症者,可改用血液滤过,明显高磷血症或有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经血液滤过可消除大量甲状旁腺激素,减轻肾性骨营养不良。
     (3) 连续动静脉血流滤过:临时建立血管通路,把血液引入一小型高效能、低阻力的滤过器,依靠血液在滤器内跨膜压力差,每分钟可超滤血浆5~10毫升,然后血液经滤过器静脉端回输到体内,为此24小时不断进行超滤,每日可清除水分7~14升左右,此种治疗方法简便不需透析装置,可在20分钟内投入急救,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适用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对高分解状态可施行静脉高营养方法。
     (4) 血液灌流:将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以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吸附材料多选用活性炭或树脂,可清除一些与蛋白质或脂类相结合而为一般血液透析所不能清除的物质。临床用于抢救下列药物和毒物的治疗:安眠药、巴比妥类、导眠能、安眠酮、安定、眠尔通和水合氯醛等;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扑热息痛;三环类抗抑郁剂:丙咪嗪、阿米替林;洋地黄,某些抗癌药和异烟肼等;有机磷和有机氯等;毒覃类,尿毒症毒素和可能导致肝性脑病的代谢毒素。
     (5) 血浆置换:将血流引入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分离出并去除之,以清除循环中自身抗体,异体抗体,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和抗基膜抗体等有害物质或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然后将分离后的血液有形成分和加入正常血浆或含蛋白的置换液输回体内。临床应用于治疗急进性肾炎和各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