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标准
NGU及MPC的诊断应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1.1 接触史 患者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1.2 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为1~3周。男性病人表现为尿道炎,常有尿痛或尿道分泌物。尿痛的程度比淋病轻,有时仅表现为尿道的刺痛和痒。尿道分泌物常有浆液性或粘液脓性,较稀薄,量也较少。女性病人有尿急、尿痛等尿道炎症状,但主要为宫颈内膜炎。宫颈有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黄色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以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病人症状轻微或无任何临床症状。
1.3 实验室检查
用涂片、培养检查,无淋病奈瑟菌的证据。男性尿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检查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在油镜(1000倍)下平均每视野≥5个为阳性。晨起首次尿或排尿间隔3~4小时的尿液(前段尿15ml)沉渣在高倍镜(400倍)视野下,平均每视野≥15个多形核白细胞有诊断意义。或者男性病人<60岁,无肾脏疾病或膀胱感染、无前列腺炎或尿路机械损伤,但尿白细胞酯酶试验阳性者也可诊断为NGU。女性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黄色,在油镜(1000倍)下平均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有诊断意义(但应除外滴虫感染)。
目前由于对衣原体的培养和诊断试剂盒的使用尚无条件或不够规范,临床实验室诊断中只需见到有炎症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并排除淋球菌感染即可作出诊断。
1.4 病例分类
1.4.1 报告病例 具备1.1,1.2及1.3各项指标。
1.4.2 确诊病例 经实验室检查,可证实有沙眼衣原体或其他致病的病原体。
2、 处理原则
2.1 治疗原则
2.1.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1.2 及时、足量、规则治疗。
2.1.3 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2.1.4 同时治疗性伴。
2.2 判愈与预后 病人的自觉症状消失。男性病人无尿道分泌物,尿沉渣无白细胞;女性病人宫颈内膜炎临床表现消失。在判愈时,一般可不作病原体检查。
NGU(MPC)经及时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如病人经治疗但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消失后又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其性伴未经治疗,发生再感染,或是由于引起尿道炎或宫颈炎其他原因的存在,应劝告病人复诊以查明原因。
2.3 管理及预防:要加强防治性病的宣传教育,早期发现患者并给予有效治疗。加强性伴通知,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发现和治疗患者。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在患病期间不从事可能扩散疾病的职业,如保育员、护理及浴室工作等。在医院及托儿所等处如发现工作人员患病及入托幼儿有外阴阴道炎,要注意观察。为防止间接传染应分开使用体温表,对浴室、毛巾及床单应进行消毒。
为预防感染,性伴任何一方染有本病未彻底治愈之前,应避免性生活,并应严格分开使用毛巾、脸盆、床单等可致传染的物品;污染物可煮沸消毒。
个人预防可用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