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灰指甲特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9-25 17:42浏览:

甲癣是甲部感染皮肤癣菌所致的,俗称灰指甲;若由非皮肤癣菌所引起甲的病变则称甲真菌病。既往常把甲癣和甲真菌病混为一谈。
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侧缘或甲褶部。表现为甲颜色和形态异常。多呈灰白色,且失去光泽;甲板增厚显著,表面高低不平。其质松碎,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有时,甲板可与甲床分离。此外,临床可见一特殊型,即真菌性白甲。该型表现不增厚,只是甲表面发生点状白色混浊,随后逐渐扩展而波及全甲。甲癣病程缓慢,如不医疗、可罹病终身。甲真菌病临床特征呈甲板增厚、表面可见横沟纹,有时变为褐色。仍有光泽感,却无甲癣常见之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积。与此同时,多伴发甲沟炎,表现为甲周红肿,自觉有痛感和压痛。甲沟常有渗液少许,但未见化脓。本病致病菌为念珠菌或曲菌,需要进行真菌培养方能确认。
甲癣治疗原则上也应以局部治疗为主,但由于甲板颇厚,一般药物不易渗透进去,故不能采取平常治癣办法来处置本病。局部用药前须尽量除去甲板,而后再外用抗真菌药。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刮甲法:每日用小刀尽量刮除病甲变脆的部分,然后再外搽5%碘酊、30%冰醋酸、或威氏液,每日坚持1~2次,直至痊愈为止。
(二)溶甲法:先以胶布保护甲周皮肤,然后把25~40%尿素软膏涂于甲板上,最后再加盖塑料薄膜,并用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一次,待甲板软化有浮动感时,用镊子将甲板拔掉,随后,每日按常规换药,等创面愈合后再外用癣药膏,直到长出好甲。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治疗失败或者病甲数目多,亦可考虑投与酮康唑口服,剂量同上,常需半年左右方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