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血清铜(Cu2+,Cu)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35浏览:

 血清铜(Cu2+,Cu)介绍: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血清铜(Cu2+,Cu)正常值:
  
  分光光度分析法、比色法:

  出生~6个月: 3.14~10.99μmol/L (20~70μg/dl);

  6岁: 14.13~29.83μmol/L (90~190μg/dl);

  成人:

  男:10.99~21.98μmol/L (70~140μg/dl);

  女:12.56~24.34μmol/L (80~155μg/dl);

  妊娠足月:18.53~47.41μmol/L (118~302μg/dl);

  成人(红细胞):14.13~23.55μmol/L (90~150μg/dl)。

血清铜(Cu2+,Cu)临床意义:
  
    (1)增多:

  ①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艾迪生病、使用雌激素等、

  ②精神、神经疾病:抗痉挛剂健康搜索的使用、偏食症(Pica)等。

  ③骨肌肉疾病:骨形成不全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④消化系:肝疾病、胆道闭锁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毛细胆管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⑤血液及恶性肿瘤疾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肉瘤、镰状细胞性贫血、卵巢癌等。

  ⑥感染性疾病。

  ⑦其他:妊娠、口服避孕药、糙皮病、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老年性黄斑变性症等。

  (2)减少:

  ①摄取不足:动物性蛋白质缺乏的饮食食品加工中铜丢失(粉乳)、苯丙氨酸牛奶治疗中苯丙酮酸尿症、完全静脉高营养法(不含铜)、精神性厌食症等。

  ②吸收障碍:

  A.先天性铜吸收障碍:鬈发综合征(Kinkghair syndrome)。

  B.脂肪泻、慢性腹泻、蛋白漏出性胃肠症、儿童脂肪泻。

  ③过度丧失

  从尿中排泄过多:肾病综合征、库欣综合征、使用类固酮等。

  ④先天性肝脏铜代谢异常:wilson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综合征)。

  ⑤其他:服用锌剂。

血清铜(Cu2+,Cu)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 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 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血清铜(Cu2+,Cu)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