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嗜异性凝集试验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5浏览:

 嗜异性凝集试验介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由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等感染发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常可出现一种能凝集异种动物(如绵羊)红细胞的抗体,为嗜异性抗体,此种凝集称为嗜异性凝集。常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学诊断。

嗜异性凝集试验正常值:
  
  0~1:7

嗜异性凝集试验临床意义:
  
  升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周后开始升高,第4~6周达高峰,以后下降,持续很少超过半年)、近期接受过马血清治疗者、少数淋巴网状细胞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等亦可呈阳性。

嗜异性凝集试验注意事项:
  
  (1)观察结果时,先勿摇动,看管底红细胞凝集情况,然后再摇动试管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如在摇动前发现红细胞下沉,边缘不整,且摇动后有凝集块者为阳性。阴性及对照管内可见红细胞形成光滑的圆碟状沉于管底部,摇动后无凝块可见。

  (2)本试验可行半量或微量(血凝板)法。

嗜异性凝集试验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