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3浏览: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介绍: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是尿素合成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酶,其在肝中含量最丰富,少量存在于小肠和肾脏。当肝脏发生病变时,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即可随肝细胞破坏进入血液。目前认为诊断肝炎时测定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的意义与转氨酶相当。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正常值:
  
  0.2~5.3u。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重度升高: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等。

  2)中度升高:胆囊胆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肝炎、肝硬化、霍奇金病等。

  需要检测的人群:

  发热,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或呕吐常有上腹部不适、腹胀、便泌或腹泻等症状的病人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注意事项:
  
  检查前: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抽血前禁食12小时,取新鲜血液送检。

  检查时: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不适宜人群:

  没有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检查过程:
  
  抽血,用抗原-抗体沉淀得到酶占血液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