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1浏览:
次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介绍: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主要参与核酸及脂类代谢。测定ADK对于揭示人类的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缺乏症,是发生频率仅次于G-6-PD缺乏症的一种红细胞酶病。现已证实PK缺乏症是由PK基因异常所致,主要是PK基因点突变,小部分患者表现为缺失或插入。ATP缺乏是PK缺乏症导致溶血的因素。PK活性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正常值:
(1)习惯单位:258±29.3U/g Hb (
±s)
7428±850U/1012RBC (
±s)
87.7±9.96U/ml RBC (
±s)
(2)法定单位:16.64±1.89mU/mol Hb(
±s)
7.84±0.85nU/个RBC (
±s)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 in erythrocyte)活性在先天性溶贫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有变化。
缺乏: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慢性溶血及其合并症的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可以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甚至可出现胆红素脑病
需要检查的人群:
黄疸,贫血,胆红素脑病,溶血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注意事项:
不适宜检查的人群:正在服用跟酶有关药物的人
检查前:严格按照医师遵循调整身体
检查后:做好遗传咨询,检查致病基因携带者 并就生育问题给予医学指导。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检查过程:
抽血化验,用干化学法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