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20浏览:
次
血清粘蛋白(SM)介绍:
粘蛋白是一种由粘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的复合蛋白。测定血清粘蛋白对肝肾疾病的诊断和某些疾病的动态观察、病程转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血清粘蛋白(SM)正常值:
以蛋白计: 710~870mg/L (71~87mg/dl)。
以酪氨酸计:33.8±2.7mg/L (3.38±0.27mg/dl)。
血清粘蛋白(SM)临床意义:
(1)升高:急慢性炎症(如结核、肺炎、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恶性肿瘤(尤其是女性生殖性器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肝癌等,也可见于烧伤以及妊娠等。
(2))降低:肝实质性病变(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细胞性黄疸、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垂体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内脏退化、血管退化等。
血清粘蛋白(SM)注意事项:
1.宜抽取空腹静脉血,新鲜样本进行检验。
2.服用促蛋白合成类固醇、L-天冬酰胺酶等可使得测定结果偏高;口服避孕药可使得结果降低。
3.同一病例连续监测粘蛋白可用于病程的动态观察,对病程转归,如病变的严重程度、肿瘤的大小、是否转移、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效果的判断等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清粘蛋白(SM)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