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血清尿素氮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7浏览:

 血清尿素氮介绍:
   
  尿素氮为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90%以上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的则由肠道和皮肤排出。当肾脏发生各种病变,正常的排泄功能遭到破坏时,即引起血液尿素氮浓度升高。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是肾功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血清尿素氮正常值:
   
  脐带: 7.5~14.3mmol/L (21~40mg/dl)
 
  早产儿: 1.1~8.9mmol/L (3~25mg/dl)
 
  婴儿、儿童:1.8~6.4mmol/L (5~18mg/dl)
 
  成人: 2.5~6.4mmol/L (7~18mg/dl)
 
  >60岁: 2.7~7.5mmol/L (8~21mg/dl)


血清尿素氮临床意义:
   
  增高可见下列三种情况:
 
  (1)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氮质血症期BUN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BUN可超过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计。
 
  (2)肾前性增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
 
  (3)肾后性增高见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肾组织压力,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时,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
 
  减少:
 
  临床意义较小,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


血清尿素氮注意事项:
   
  (1)在测定过程中,各种器材和蒸馏水应无氨离子污染,否则结果偏高。
 
  (2)标本最好用血清。
 
  (3)血氨升高可使尿素氮结果偏高。溶血标本对测定有干扰。
 
  (4)食高蛋白饮食者较高。


血清尿素氮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