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6浏览: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介绍:
   
  乙肝核心抗体-IgM(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IgM,抗-HBc-IgM)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免疫反应首先产生以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随后IgM抗体滴度下降,而IgG效价迅速上升。因此,高滴度抗-HBc-IgM的检出,可以作为早期HBV感染的可靠指标。常用ELISA和IRM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HBc-IgM。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正常值:
   
        阴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临床意义:
   
  阳性(或滴度升高):
 
  (1)感染早期可在血中检出,是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敏感特异性指标。高滴度保持1~2个月,低滴度持续l~2年。
 
  (2)有助于确定表面抗原阴性的急性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时常呈强阳性。
 
  (3)可鉴别HBsAg阳性,急性乙型肝炎与HBsAg携带者的急性感染或非甲非乙型肝炎。
 
  (4)慢性乙型肝炎抗-HBcIgM亦可呈阳性,急性乙型肝炎1年后不降反升高者示已转成慢性,慢性迁延性肝炎滴度低,常持续若干年,慢性活动性肝炎滴度较高,表面抗原携带者呈低滴度阳性。
 
  (5)示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传染性强。
 
  (6)估计乙型肝炎病情转归和预后,持续阳性示肝炎活动。
 
  (7)人群中亚临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呈短时间低滴度阳性,对流行病学研究有价值。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注意事项:
   
  有人提出同时检测抗-HBc-IgM和抗-HBc-IgG,并比较两者滴度,如IgM占优势为近期感染,而IgG占优势则为既往感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