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6浏览: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介绍: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O”,是机体产生的以链球菌溶血素O为抗原的抗体。通过测定血清中的ASO抗体效价,来判断病人有无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作为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但本试验无特异性意义,因为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相应的扁桃体炎、猩红热、急性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引起ASO升高。人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血清中可以出现多种抗体,如抗链激酶抗体、抗透明质酸抗体和抗“O”溶血素抗体,而抗“O”溶血素抗体对检测风湿病是否活动的一种血清学诊断试验较有意义。风湿病活动期60%~80%的病人ASO是升高的,多次检测均正常有助于排除风湿病。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正常值:
   
        <500U。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临床意义:
   
  (1)升高:
 
  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丹毒、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对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有间接诊断价值、若多次检测结果递增、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可有助于诊断。
 
  ②少数非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骨髓瘤等。
 
  ③寒冷地区、寒冷季节。
 
  (2)降低:药物性(水杨酸盐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注意事项:
   
  (1)试管或试剂被胆固醇污染,样品被细菌污染,特别是金黄鱼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均可抑制溶血素溶血活力,从而引起假阳性结果。
 
  (2)溶血素O结合单位的标定不准确或保存不当使所含单位数跌落,将严重影响结果。故需经常用已知单位的血清作对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