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13浏览:
次
丁型肝炎抗原介绍: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存在于受感染的细胞内和外周。丁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期内可在血液中检出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持续1~2周;慢性感染时可持续保持于低滴度水平。
丁型肝炎抗原正常值:
(1)目测法:棕色或黄色为HDAg阳性,无色为阴性。
(2)比色法:应用酶标仪测定波长492nm的光吸收值(A),根据样品的A值和阴性对照A平均值计算S/N值或阈值,凡样品S/N值≥2.1或大于阀值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阈值=阴性对照A492平均值×2.1。
丁型肝炎抗原临床意义: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存在受感染的肝组织细胞内,外周血的完整病毒内,患者外周血中HDAG阳性表明体内有丁肝病毒复制,血中有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抗原注意事项:
(1)由于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感染同时存在,外周血经除污剂处理后,可能HBAg与HBcAg同时存在,因此要注意注意防止HBcAg的干扰,故酶标记物中必须加入非标记的特异性中和HBcAg的单克隆抗体以排除之。
(2)由于外周血中抗原量少,血清不宜稀释至少要用30~50μl。
(3)测定结果最好用比色法,以免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
(4)对可疑标本建议进行重复试验。
丁型肝炎抗原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