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血清甲胎蛋白(AFP)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8浏览:

 血清甲胎蛋白(AFP)介绍:
   
  甲胎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存在胎儿发育的早期肝脏和卵黄囊中,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正常人含量极低,当含量明显升高时,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目前常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也可用于提示肝癌手术切除的疗效(即是否彻底或复发)。


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值:
   
  定性:阴性。
 
  定量:放射免疫法 <25ng/mL ;化学发光法 <5Iu/mL。
 
  妊娠3个月后孕妇血清中的AFP会升高,7-8个月达最高峰,一般 <400ng/mL,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血清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升高:
 
  1.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癌、恶性畸胎癌、卵巢胚胎性肿瘤,胃癌肝转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2.另外,还可见于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道细胞癌、畸胎瘤、卵巢癌、睾丸肿瘤等。
 
  3.急性肝炎、肝硬化者大多AFP<300ng/mL;60%的肝细胞癌、睾丸癌、非精原细胞的生殖细胞癌患者AFP>1000ng/mL。
 
  4.孕妇血清AFP异常升高,应考虑胎儿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等。


血清甲胎蛋白(AFP)注意事项:
   
  每1-2天做动态测定,可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