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8浏览:

 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介绍: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于伴有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正常值:
   
  常以LCA-R占25%作为鉴别诊断的界线。正常值为每升血内甲胎蛋白含量不超过20微克


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LCA-R≥25%者有80%~90%的可能是原发性肝癌,低于此值者为良性肝病
 
  需要检测的人群:
 
  又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黄疸,腹水,肝癌等症状的人


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注意事项:
   
  检查前:孕妇要分娩一年后才可以进行检查。
 
  检查后:肝癌手术术后,若AFP含量下降,AFPV含量相对恒定者,则术后易复发。
 
  不适宜人群:孕妇


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检查过程:
   
  放射免疫法:在一定的体积中,一定量的抗体和一定量的有放射性的抗原,加入无放射性的抗原愈多,结在抗体上的有放射性的抗原愈少。这样,若是能够把结合有抗原的抗体和无结合的抗原分开,然后以测定放射性的方法,测这些抗体的放射性,就可以推算出有多少不具放射性的抗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