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粪胆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6浏览:

 粪胆素介绍:
       粪便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常用于协助诊断阻塞性黄疸。游离胆红素经肝转化生成的葡萄醛酸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内细菌作用下,脱去葡萄醛酸,并还原生成胆素原(包括d-尿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粪胆素原氧化而成为粪胆素。


粪胆素正常值:
   
  阳性。


粪胆素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减少:阻塞性黄疸。
 
  需要检查人群:
 
  阻塞性黄疸需要确诊患者。


粪胆素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1、女性做粪便检查也最好避开经期,以免血丝混入。
 
  2、标本采集后应于1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可因PH胶消化酶等影响导致有形成分破坏分解。
 
  检查时要求:
 
  1、因为婴幼儿不容易一次取到足量的检体,若需要分次收集时,请将检体暂时置于冰箱冷藏保存,以避免细菌滋生。
 
  2、正常大便因含有粪胆素,故为黄或棕黄色。
 
  不适宜人群:
 
  暂无不适宜人群。


粪胆素检查过程:
   
  粪便由于粪胆素的存在而呈棕黄色,当涡胆管结石、肿瘤而致完全阻塞时,粪便中因无胆色素而呈白陶土色。可用Schmidt氯化高汞试剂联合检测胆红素及粪便胆素,如粪便悬液呈砖红色表示粪胆素阳性,如显绿色则表示有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如不变色,表示无胆汁入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