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肝脏超声检查临床意义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6浏览:

 肝脏超声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
 
  2.膈下积液或脓肿。
 
  3.肝内液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形成期。
 
  4.脂肪肝。
 
  5.肝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6.肝内明显的血管异常,如淤血肝、门静脉异常病变、动脉瘤。
 
  7.肝先天性异常。
 
  8.血吸虫性肝病。
 
  9.肝外伤出血。
 
  1.肝脏的测量
 
  (1)肝右叶最大斜径:需显示观察膈顶部,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2~14cm。
 
  (2)肝右叶前后径: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测量8~10cm。
 
  (3)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测值不超过10cm。
 
  (4)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通过腹主动脉的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的标准切面,尽可能显示膈肌,正常测值为左半肝厚度(包括尾状叶)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
 
  (5)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移动度亦大,深呼吸时,长度明显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
 
  2.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3.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加或减低。
 
  4.肝实质内异常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空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5.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血管内有无栓子形成。
 
  6.体位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7.肝门部及腹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需要检查人群:肝脏的健康体检或是肝病的临床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