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粪酸碱度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4浏览:

 粪酸碱度介绍:
   
  正常人的粪便几乎为中性或弱酸性或弱碱性。一般食肉后则呈碱性,多食糖类及脂肪时呈酸性反应。异常发酵时为强酸性;高度腐败时为强碱性。膳食对粪便酸碱反应也有一定影响,如鸡蛋化学测定为碱性食物,但食后在体内代谢结果为酸性反应。病理性表现时,细菌性痢疾粪便为碱性(pH8.0)反应,阿米巴性痢疾为酸性(pH6.1~6.6)反应,血吸虫病粪便也为碱性反应。


粪酸碱度正常值:
   
  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pH 6.9~7.2)。


粪酸碱度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多食肉后呈碱性,高度腐败时为强碱性。
 
  (2)多食糖类及脂肪时呈酸性,异常发酵时为强酸性。
 
  (3)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粪便呈碱性,pH约8.0。
 
  (4)阿米巴痢疾及病毒性肠炎时粪便常呈酸性,pH6.1~6.6。
 
  需要检查人群:
 
  腹泻腹痛,消化不良体征者。


粪酸碱度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1)标本无污染,粪便中无尿液、药物成分混入,以免破坏粪便中的各种成分。
 
  (2)及时检测,一般要求排便采集后1h内完成检测,避免消化酶对粪便各种成分的降解破坏。
 
  检查时注意:
 
  (1)注意采集的时间和湿度。
 
  不适宜人群:
 
  没有不适宜人群。


粪酸碱度检查过程:
   
    化学法检查,PH试纸查酸碱度。


  正常人粪便为中性、弱酸或弱碱性(PH6.9~7.2)。肉食者粪便呈碱性,高度腐败时为强碱性.食糖或脂类为酸性,异常发酵时为强酸性。阿米巴痢疾粪便常为酸性(PH6~6.6),细菌性痢疾为碱性PH约8.0),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为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