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4浏览:
次
粪便血液介绍:
粪便血液,检查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可以初步提供消化道功能或病理变化的状况,以及间接判定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粪便血液正常值:
肉眼未发现血液或大便颜色正常。
粪便血液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粪便与血液混合,为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便;鲜红色血便多为小肠下段或结肠上段出血;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是直肠或肛门(肛裂、痔)出血。溃疡性结肠炎或结肠癌常为粘液血便。
表4-1 以脓血便为特点的几种腹泻
|
细菌性痢疾 |
阿米巴性痢疾 |
弯曲菌肠炎 |
血吸虫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
流行病学意义 |
流行性大,亦可散发 |
散发较多,流行性低 |
散发,局部流行 |
曾到疫区,有与疫水接触史 |
散发 | |
粪 便 特 点 |
外观 |
量少,粘液脓为主,有少量鲜血 |
粪质多,粪中混有暗红色血及少量粘液、恶臭 |
糊便→水便→脓血便 |
粪便稀,可有脓血粘液 |
粪质多,脓血混合便,粘液便有鲜血,腥臭 |
pH |
碱性(约8.0) |
酸性(6.1~6.6) |
- |
碱性 |
- | |
镜检细胞成分 |
以白细胞为主,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可见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多,红细胞少 |
以红细胞为主,坏死物质多,可见阿米巴滋养体及夏科-雷登结晶 |
可见多核白细胞及红细胞 |
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吸虫卵 |
可见白细胞,红细胞。 | |
红细胞特点 |
新鲜,不变形,散在 |
陈旧,凝集成堆,成串如缗线状 |
散在 |
散在,新鲜与陈旧不一 |
散在,新鲜 | |
镜检细菌动态 |
种类与数量均减少 |
种类及量均多 |
可见满视野运动活泼的小杆菌 |
种类多量也多 |
多少不一,粪质多时细菌则多,相反则少 | |
全身症状 |
较多极重 |
较少较轻 |
一般较轻 |
血吸虫病症状及特征 |
不一,可较严重 | |
里急后重 |
+ |
± |
- |
- |
± | |
乙状结肠镜检查 |
粘膜弥漫性炎症,溃疡表浅不一和大小不一 |
溃疡细、烧瓶状,可为血块覆盖,无弥漫怀粘膜炎性变 |
- |
粘膜充血、水肠和可有黄色小颗粒 |
弥慢性炎症,溃疡较深 |
需要检查人群:
便血,粪便异常患者,大便困难,消化道糜烂等患者
检查时要求:
1、采集时请避免挖取沾到马桶內尿液及自来水的部分;同时也请勿将粪便直接置于卫生纸或擦手纸上。
2、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是直肠或肛门(肛裂、痔)出血。溃疡性结肠炎或结肠癌常为粘液血便。
3、当服用铁剂或食用动物血﹑瘦肉或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为了排除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在作潜血试验前﹐最好禁食上述食物3天。
检查前准备:
1、潜血试验粪便潜血时,请于采集前三天避免进食红肉、肝脏及菠菜、甘蓝、花椰菜等食物,以避免造成伪阳性结果。
不适宜人群:
本检查为常规检查,没有不适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