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9浏览:
次
佐剂的作用机制极为复杂。在佐剂-抗原的注射部位,可见到细胞浸润,几天后,局部形成肉芽肿(细胞免疫反应)。起初,反应部位以肉芽组织为主,以后则见多量巨噬细胞、浆细胞、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局部淋巴结和脾中也可见大量浆细胞,提示佐剂可以直接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并使之增生。有许多佐剂如内毒素、分枝杆菌、小棒状杆菌、聚核苷酸、皂素等对细胞膜有活化作用,它们可增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细胞通透性,促进了对抗原的有效处理。佐剂一般是乳剂或悬液,当与水溶液抗原混合后形成一种油包水或水包油的乳状颗粒,这种颗粒延缓了抗原的吸引,增加了局部刺激作用。
另有报告,佐剂和抗原混在一起注射可以改变抗原的分布。应用核素标记的合成多肽或沙门氏菌鞭毛抗原与福氏佐剂混合注入大鼠或豚鼠后肢足掌,测定局部引流淋巴结、脾和血清中的抗原含量,发现它可明显地延长抗原从局部吸收的时间。对于低分子量的多肽,这一作用较为短暂,而对于鞭毛抗原,这一作用十分明显。虽然吸收被延缓,但在淋巴结和脾中,抗原的含量都明显高于不用佐剂的动物。这提示,抗原与佐剂同时应用,可促进抗原在淋巴组织中存留。
福氏佐剂分为不完全佐剂(石蜡油+羊毛脂)和完全佐剂(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佐剂和抗原的比例为1:1。由于佐剂是油剂,加入抗原后要充分混合成乳剂。混合的方法有2种,一为研磨法,二为搅拌混合法。研磨法用一乳钵(玻璃或玛瑙),先将佐剂加热倾入,待冷却后加入卡介苗(2~20mg/ml),再逐滴加入抗原,边滴边加速研磨,直至完全变为乳剂为止。另一种方法是用两个5ml注射器,在接针头处用一尼龙管连通,一个注射器内是佐剂,另一注射器内为抗原。装好后来回推注,经多次混合逐渐变为乳剂。本法优点是无菌操作,节省抗原或估剂,用此注射器可直接注射;缺点是不易乳化完全。乳化完全与否的鉴定方法是将一滴乳剂滴入水中,如立即散开,则未乳化好,如不散开漂在水面则为乳化完全。
为了防止感染,有时在佐剂中加入抗生素。但抗生素有免疫抑制作用,如能注意无菌操作,就不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