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10:24浏览:
次
正常值
1.肾区肿块。 2.肾脏感染性病变:肾结核、肾周脓肿。 3.肾脏外伤。 4.肾弥漫性实质性病变。 5.移植肾和肾手术后检查。 6.肾先天性畸形。 7.对碘剂过敏,禁忌造影者。
临床意义
1.mr能清楚地显示肾脏,不用造影剂就可区别肾皮质与肾髓质。 2.mr能查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可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 准确,但对钙化性病源与结石不及ct。 3.静脉尿路造影,mr检查可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性发育异常。 4.对肾结核的诊断优于ct: (1)有助于定性诊断,可确定是炎症性病变还是肿瘤性病变; (2)可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有助于临床分期。 5.能较好地鉴别肾周脓肿、含尿囊肿、淋巴囊肿等。 6.可判定肾脏损伤的部位、范围、肾周血肿或尿液外渗以及术后并发症。 7.无创性观察肾移植后有无排异反应,mr优于肾动脉造影和增强ct扫描。 8.mr和ct一样,对肾实质性肿块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尿路造影、b超、ct等检查资料作全面分析,方能作出正确诊断。 9.mr诊断肾肿瘤是否一定优于ct等其他影像检查,目前尚无定论。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肾肿瘤应首选b超,其次是肾盂造影、ct扫描以及肾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