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11-12 22:22浏览:
次
1、呼吸系统:
⑴把握常规X线检查,特别X线检查,造影检查,CT、MRI检查,DSA检查的技术与方法。
⑵认识呼吸系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正常影像解剖关系。
⑶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特点及生理、病理发展过程。
⑷掌握胸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及其形成的病理学基础,如支气管阻塞,肺、肺门,纵隔,胸膜及膈肌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⑸了解先天性气管、支气管扩张及狭窄,支气管囊肿、结石,肺发育异常等的X线表现。
⑹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各型肺结核,常见的肺内良性肿瘤,支气管肺癌,转移癌等的X线、CT、MRI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⑺熟悉肺部其他病变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⑻掌握胸膜炎的发展过程,X线表现,CT、MRI表现与诊断,非凡类型胸膜炎的表现与诊断,熟悉胸膜肿瘤的基本表现。
⑼掌握纵隔肿瘤、囊肿及肿瘤样病变在纵隔内的好发位置,X线表现,CT、MRI表现;熟悉纵隔炎症、气肿、血肿的表现。
⑽熟悉膈肌病变(膈疝,膈膨升,膈下脓肿,膈肌肿瘤)的基本X线表现,CT、MRI表现。
⑾熟悉介入放射学在呼吸系统的应用:肺及纵隔病变的活检,支气管、肺动脉的造影、栓塞及灌注化疗,气管狭窄的扩张术等。
2、心血管系统:
⑴熟悉心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⑵掌握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表现。
⑶掌握心脏及各房室增大的X线征象。
⑷掌握肺循环异常的X线表现及其影像形成原理。
⑸掌握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及心肌病的X线表现与分析。
⑹熟悉与掌握先心病的X线表现与分析:ASD,VSD,PDA,PA,Fallot四联症等。
⑺熟悉与掌握心包炎与心包积液的X线、CT、MRI表现。
⑻熟悉冠状动脉与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及血管成形术。
⑼了解CT、MRI对心血管系统的应用价值及适应证。
3、胃肠道:
⑴掌握常见的食管造影,上消化道造影,全消化道造影,下消化道造影(钡剂造影及液体造影剂)等的观察与操作技能。
⑵熟悉胃肠道正常的X线解剖及生理。
⑶掌握胃肠道异常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轮廓,管腔,位置,粘膜皱襞及功能性改变)及其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⑷掌握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尤其纯熟掌握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
⑸掌握胃炎、胃溃疡、胃癌、胃肉瘤、胃良性肿瘤及胃肿瘤性病变的X线、CT、SCT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其MRI表现。其中尤以胃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为重点。
⑹熟悉胃扭转和其他疾病的诊断。
⑺掌握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熟悉十二指肠炎症,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淤滞症,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的表现。
⑻掌握小肠结核及回盲部结核,小肠肿瘤,Crohn病,IBS等的X线征象,熟悉小肠憩室,小肠气囊肿病,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的表现。
⑼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Crohn病,结肠癌,结肠结核等的X线表现,熟悉结肠憩室,结肠息肉及其他少见病的表现,其中尤以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为重点。
⑽了解小儿先天性疾病表现。
⑾熟悉腹腔正常解剖及常见疾病表现,
⑿掌握急腹症、十二指肠梗阻、小肠梗阻、结肠梗阻等的X线表现。
⒀熟悉了解消化道出血,狭窄及消化系统肿瘤的介入治疗方法。
4、肝胆胰脾:
⑴熟悉肝脏的各种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学表现,重点是CT、SCT检查方法与表现。
⑵掌握肝占位性病变诸如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肝硬化,化脓性肝脓肿,肝囊肿,肝包虫病,阿米巴肝脓肿等疾病的综合性影像学表现,其中尤其要掌握肝细胞肝癌(HCC)的综合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⑶掌握胆管、胰管系统的各种检查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⑷熟悉胆系,胰腺的正常解剖及影像表现。
⑸掌握胆囊炎,胆道结石,胆管癌、胆管囊性疾患、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其中尤以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为重点。
⑹熟悉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胆管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法,
5、泌尿系统:
⑴熟悉泌尿系统X线检查方法,CT、MRI检查方法及正常的影像学表现。
⑵掌握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
⑶掌握肾、输尿管、膀胱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
⑷掌握肾良性、恶性肿瘤,膀胱良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尤其是肾癌的综合影像学诊断。
⑸掌握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
⑹熟悉肾上腺的检查方法,掌握常见肾上腺疾病特殊是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⑺熟悉生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方法在泌尿生殖 系统的应用。
6、骨关节系统:
⑴了解骨关节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解剖生理及正常的X线解剖和变异。
⑵掌握骨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机器形成的病理学基础和临床意义。
⑶掌握骨关节创伤如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CT、 MRI表现。
⑷掌握急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骨脓肿的影像学(X线,CT、MRI)表现。
⑸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⑹掌握常见骨肿瘤如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尤文氏肉瘤,纤维肉瘤,骨髓瘤,脊索瘤,转移性骨肿瘤等的影像学表现。
⑺掌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囊肿,畸形性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代谢内分泌疾病等的影像学表现。
⑻熟悉了解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椎间盘病变等骨关节疾病的介入治疗。
7、中枢神经系统:
⑴熟悉颅脑平片诊断的价值,CT、MRI的广泛应用及各自的优缺点,了解脑室造影检查的意义。
⑵掌握颅内肿瘤性病变如胶质瘤,脑膜瘤,皮样囊肿,脊索瘤等的CT、MRI表现,特别是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⑶掌握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寄生虫病如脑囊虫病,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脊髓疾病等的CT、MRI表现。
⑷了解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应用范围。
8、五官系统:
⑴熟悉头部各部位的投照技术及正常表现,熟悉CT扫描技术。
⑵掌握鼻窦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如急慢性副鼻窦炎、上颌窦癌等。
⑶掌握咽喉部位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如鼻咽癌、喉癌等。
⑷掌握颅骨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如颅骨骨髓炎、结核、颅骨血管瘤、原发性肿瘤、转移瘤等。
⑸掌握耳及面部骨骼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如乳突炎、颌骨炎症、牙源性肿瘤、颌骨肿瘤等。
⑹了解头颈部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