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化学检查 > 文章内容

胰岛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8:57浏览:

  一.检验项目:① C-肽、 ②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A1C) 、③血清糖化蛋白(GSP)、④胰岛素、⑤胰岛素原、⑥胰高血糖素
  二.临床意义:

  1.C-肽  正常值: 成人≤4.0μg/L >60岁 男1.5~5.0μg/L 女1.4~5.5μg/L
  C-肽测定主要用于评价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尤其适合于在应用了解外源性胰岛素,存在胰岛素抵抗或抗体时,了解肝灭活胰岛素差异所致的外周血胰岛素的升降情况。

  2. 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A1C正常值
  电泳法 占Hb总量的0.056~0.075 柱层析法 占Hb总量的0.06~0.09 高压液相色谱法 HbA1a 0.016 HbA1b 0.008 HbA1c 0.03~0.06
    临床意义:
    增高:外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在未控制的糖尿病人较正常人高2~5倍,控制病情后并不迅速下降。测定GHbA1c可以了解糖尿病人在4~8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此外,用含葡萄糖的透析液作血透的慢性肾衰病人,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病人亦增高。 降低:溶血性及失血性贫血,慢性肾衰,慢性持续性低血糖症等。

    3. 血清糖化蛋白(GSP)
  正常值:果糖胺法 <2.5mmol/L 离子交换层析法 糖化白蛋白占白蛋白总量0.08以下 2-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糖化白蛋白占白蛋白总量0.083±0.022
  临床意义:
  血清糖化蛋白是血清蛋白非酶促进糖化的产物,其中0.9(90%)以上为糖化白蛋白。白蛋白半寿期为17~20日,因此,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测定前1~2周内血糖平均水平。临床上与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一起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控制的指标。 增高:同糖化血红蛋白。

    4. 胰岛素
  正常值:新生儿3~20mIU/L 成人6~24mIU/L >60岁6~35mIU/L
  临床意义:
  增加:胰岛素瘤,NIDDM,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抗体和胰岛素抗体综合征),肝病,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遗传性果糖及半乳糖不耐受症,肥胖症等。 降低:IDDM,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胰腺炎等。

    5. 胰岛素原
  正常值:<0.2μg/L 或<0.3IRI总量
  临床意义
  增加:胰岛素瘤,变异胰岛素血症。

    6.  胰高血糖素
    正常值:30~210ng/L 。临床意义:增高:胰高血糖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