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07:04浏览:
次
名 称:中华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内刊号:CN 11-2137/R 国际刊号:ISSN 0376-2491
创刊年份:1915 邮发代号:
定 价:15元/期
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杂志 (ISSN 0376-2491, CN 11-2137/R) 创刊于中华医学会成立的1915年。创刊之初是中、英文双语期刊,英文刊名为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1932 年,中华医学杂志的英文部分与中国博医会的英文杂志 China Medical Journal ( 博医会报 )合并,以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为刊名出版;中文部分仍称 中华医学杂志 继续出版,并继续保留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的英文刊名,现在 ,在中华医学杂志的论著类文章中依然保留英文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和严格的英文摘要。
作为中国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广大会员和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全面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紧密跟踪世界医学科技进步的潮流,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提高中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医学科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推动中国医学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以及繁荣中国医学科技出版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经数代人的努力,中华医学杂志形成了科学性强、权威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刊物特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中国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均把中华医学杂志列为核心期刊。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提供的资料,中华医学杂志的被引频次连续数年在中国医学期刊中位居前十名(由《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 年是医学类第五名,2004 年是医学类第三名),影响因子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在综合类医学期刊中始终位居前五名(由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 年是医学综合类第三名,2004 年是医学综合类第四名)。1992年和1996年,中华医学杂志分别荣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2 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2004 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在国际上,中华医学杂志于1920年被美国 Chemical Abstract 收录,1927年起就被美国医学会 Quarterly Cumulative Index Medicus 收录,是中国最早被国外医学索引收录的中文版医学期刊; 1960年起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 Index Medicus 收录 ,其后被该馆的联机检索系统 Medline/Pubmed 收录;1976年起被荷兰 Excepta Medica 及其数据库( EM Base ) 收录; 2004年起被俄罗斯 Ре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РЖ 收录。 目前被国内外 35个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并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刊物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统计,中华医学杂志 90年来发表的论文在1994-2004年间被国内1367种期刊引用了29117次;被 SCI 的 345种源期刊引用了785次。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由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自1915年成立第1届编辑委员会,至今已历经25届。现任总编辑巴德年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编委会的指导下,中华医学杂志的报道计划始终紧紧围绕中国医学科研攻关课题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例如 2003年中国爆发SARS, 中华医学杂志很快组织了多期SARS研究的重点报道(4月25日第8期,5月10日第9期,5月25日第10期,6月10日第11期,6月25日第12期等)。同时,中华医学杂志 也非常重视对影响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探讨。例如,针对国内外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棘手问题细菌耐药,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0和2002年分别组织召开了“细菌耐药与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会上报道了中国全国范围内的细菌耐药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城市细菌耐药的发展态势十分严峻,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中华医学杂志是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坚强阵地。
中华医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保持准期出版。为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中华医学杂志 于 1973年开始,在中国医学期刊中率先刊登论著类文章的英文摘要。中华医学杂志为月刊时,每年收稿2000篇左右,刊用率约为15%左右。2001年改为半月刊以后,每年收稿约4000篇左右,刊用率约为20%左右。2005年改为周刊后,在2005年全年收稿4280篇,刊用率为 28 %。中华医学杂志 实行审稿制。依靠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刊物的学术质量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中华医学杂志 发表的论著类文章中, 90%左右是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各专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的中华医学杂志,论著类文章80%以上都受国家和省部级资金资助,其中70%以上都受国家级资金资助。中国的很多创新性医学研究成果,都是首先发表在 中华医学杂志上。例如,中国医生陈中伟等完成的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的报告,就发表于1963年10月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 。2003年,我国内地第一篇关于非典型肺炎病原学的论著文章在4月份的中华医学杂志上刊出,这是国内学术期刊对非典型肺炎病原学研究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