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文献 > 文章内容

癌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3:01浏览:

 名 称:癌症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国内刊号:CN44-1195/R 国际刊号:ISSN 1000-467X
创刊年份:1982.2 邮发代号:46-21
定  价:
 
期刊简介:

  《癌症》杂志的前身是《广东肿瘤防治》。1972年10月由广东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编辑出版《肿瘤防治资料》(内部发行),当年出版2期;1973年出版3期;1974年后转为季刊;1975年更名为《广东肿瘤防治》。1982年转由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广东省抗癌协会联合主办,并更名为《癌症》,向全国公开发行,保持季刊。1982年2月15日《癌症》第1卷第1期正式公开发行,季刊,16开,80页。主要栏目有:论著、技术研究、病案讨论、短篇报道、个案报告、综述、讲座、防癌园地、病友之窗、简讯等。《癌症》第一届编委会共61人,顾问:柯麟、金显宅、吴桓兴、顾绥岳;名誉主编:李冰;主编:李振权;副主编:潘启超、陈剑经、蔡海英。第一届编委会制定本刊的出版方针是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百家争鸣”、共同探讨。读者对象主要面向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发行量8000~10000册。1985年,由于专业性研究文章多,为缩短发表周期,经常务编委研究决定,将“防癌园地”、“病友之窗”栏目的科普文章转给《防癌报》发表,《癌症》取消上述两个栏目,使《癌症》更具专业性。1986年,第一届编委会换届,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主编:管忠震,副主编:潘启超、闵华庆、区宝祥、蔡海英。第一届编委会成员延续为第二届编委会,并由季刊转为双月刊,进一步缩短了文章的发表周期。《癌症》杂志进入中国科技期刊的核心期刊和中国中文期刊的核心期刊。1989年开辟“化学治疗专辑”。1995年,第二届编委会换届,第三届编委会成立,主编:万德森,副主编:何友兼、汪慧民,编委60人。 1998年,第三届编委会换届,第四届编委会成立。主编:曾益新,副主编:戎铁华 李桂源 李锦清 吕有勇 朱明华 吴一龙 陈国强 姜文奇 龚建平 魏于全,编委174人。2003年,第四届编委会换届,第五届编委会成立 (即现届编委)。 现况《癌症》自创刊以来,经历届编委的努力,已成为我国肿瘤学界的重要学术论坛,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信誉和影响:1992年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后,相继又被选入“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肿瘤学核心期刊”。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统计的“被引频次数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癌症》排位逐年上升(1994年排349位,1995年排267位,1996年排143位,1997年排141位,1998年排182位,1999年排157位,2000年排112位,2001排位102位,稳居国内同类杂志前列,其地位日趋突出;2002年《癌症》被收录入Medline 世界权威生物医学检索系统;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首批选为收录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选为全文收录来源期刊;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癌症》还加入国家科技组织实施的“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使全世界读者可在“因特网”浏览《癌症》全文信息,可见《癌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癌症》在国内外的影响,让《癌症》早日走向世界,《癌症》编委会加大改革的步伐,致力采用有效措施来增加刊发篇幅、缩短发表周期、提高出版质量。措施包括:从1999年起将《癌症》从80页增加到112页,并于2000年改为月刊;特辟“快速报道”专栏,抢先发表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尖、新学术论文,并实行即审即发,突破时间限制,对优秀稿承诺在3个月内发表,普通稿也争取在6~9个月内发表;组建了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知名度高的编委队伍,尤其是有30多位院士担任本刊特聘荣誉编委,确保了编委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准。他们不但认真负责地为本刊审稿、荐稿、投稿,还及时为本刊出谋献策,把航导向;《癌症》审稿实行“编委责任制”,要求编委审稿快、准、稳、好,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行常务编委集体审读定稿。另外,对稿件的编辑、管理将逐步实行电脑化,利用本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与国际因特网接轨,逐步实现网上投稿、发审、退修、发排等。 在版式上,《癌症》从1999年起按国际惯例进行了彻底改版,全刊改用进口铜版纸印刷,并随文排印彩图,使版面质量明显提高。实践证明编委会的举措是成功的,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和鼓励,《癌症》已在国内外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影响。
《癌症》本着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以质为本,与时俱进,致力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我国肿瘤学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获奖情况 1992年获省优秀期刊鼓励奖;2001年获省优秀期刊三等奖;2002年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
征稿栏目及要求
1 快速报道:具有“高、尖、新”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实行速审快发,承诺在三个月内发表,确保创新成果不失时效。
2 基础研究:为肿瘤学基础研究成果,要求具有先进性。
3 临床研究: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肿瘤临床研究及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研究、预防和康复研究等,侧重实用性。
4. 述评:对当前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前瞻性评论;对当前的研究热点、焦点进行导向性的分析和探讨;对传统或新流行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进行权威性综论和概括;对有争议的论题及论点进行证明或商榷。要求突出权威性。
5. 技术与方法:在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发明的技术专利等。
6 综述:对当前某一研究专题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有见解的精辟综述,对一些新理论和新观点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深入浅出的阐述,力求选题新颖、实用。
7 科研快讯:抢先发表的科研新发现,以简报形式发表。要求有客观证据及相关证明材料。力求简短精辟。 8. 个案报道:少见或罕见的临床病例个案。
9. 国外医学:摘译国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热点课题、临床诊治经验、新技术或新方法等。
10. 编读往来:对本刊已发表的文章进行追踪、讨论;提出读者的不同看法;对编辑工作提出建议及意见等。来稿要求请参阅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