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1-18 07:32浏览:
次
青春痘、粉刺,现代医学称为痤疮,多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患者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初起为针尖或小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以后可形成白头和黑头粉刺。
当女性分泌过量的雄性激素时,皮脂腺被刺激后开始过量分泌油脂,因此引发暗疮的形成。稳定或阻止雄性激素分泌就可以防止多余油脂的产生,这也是服用避孕药有时能帮助女性控制暗疮的原因。
青春期时的暗疮会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而得到暂时的改善,因为雄性激素(会对皮脂腺发出信号导致油脂分泌增加)的生成也逐渐减少。但是在20到40岁期间,我们的皮脂腺却对荷尔蒙分泌水平的变化更加的敏感。这种波动正是成年人暗疮的最主要原因。
痤疮:西医认为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降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
治疗: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艾灸取穴:
1、曲池
【标准定位】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
【主治疾病】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可治疗喉咙肿痛,齿痛,目赤痛,瘾疹,热病等症。
2、合谷
【标准定位】虎口直上1寸。
【主治疾病】头痛、齿痛、耳聋、热病等。
3、足三里
【标准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疾病】对肌体具有强壮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体对营养成份的吸收,而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
4、中脘穴
【标准定位】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疾病】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