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文章内容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操作方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18 17:02浏览:

临床上多取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治疗心律失常的针灸方法和穴位: 
 
  (1)心律失常通用处方 
 
  ①内关、三阴交、通里。 
 
  ②主穴:内关、心俞、神门。配穴:巨阙、脾俞、膈俞、足三里、尺泽、丰隆、膻中、肺俞。每次取主穴1~2穴,随证配穴2~3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7~10天为一疗程。 
 
  (2)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取内关、间使。斜刺1~1 2 寸,中强度刺激,出现针感后10~90秒,心动过速多可停止,并恢复窦性心律。 
 
  (3)治疗房颤 
 
  用腕踝针,取左侧内关、神门,用2~6寸毫针与皮肤呈30°角,迅速刺入皮内后,与皮肤平行,缓慢进针。以产生酸、麻、胀、痛为宜。每日或隔日针一次,10天为一疗程,间隔10 ~15天。一般1~2疗程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