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文章内容

急性腰扭伤针灸治疗概述及方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17 11:47浏览:

 【概述】 
 
  急性腰扭伤多因剧烈转动躯体,腰部肌肉用力失调所致。损伤常发生于骶棘肌及腰背筋膜附着部。其临床特征为上述动作后卒感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咳嗽、深呼吸等加重,腰部可有明显压痛点。症状于扭伤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加重。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现代最早报道见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半个多世来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近二十年来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几个特点,其一是,各种穴位刺激法的广泛应用,除传统的刺灸拔罐外,耳针、电针、穴位激光针灸、火针、穴位微波针灸等几乎都用于治疗本病,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二,在大量病例的对比观察基础上,筛选有效穴位和配方。最近有人分析验证,发现损伤在足太阳经的以后溪疗效最好;伤在督脉,水沟效果明显;伤在足太阳和足少阳的,取腰痛穴最理想[1]。另外,强调针灸同时配合自身运动,取同样的穴位,配合自身运动者疗效明显高于不配合者[2]。以上这些,都使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不断提高。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水沟(或左右旁开1厘米处)、后溪(或睛明)、腰痛穴。 
 
  配穴:委中、命门、阳关、大肠俞、合谷。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果不理想时加配穴,均按损伤部位选穴。腰脊正中损伤:水沟,直刺1~2分,反覆捻转,持续2分钟;或水沟旁开1厘米处,左手拇、食指将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针,从左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强刺激5~10秒。在上述针刺同时,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紧扶患者腰腹交界处(章门、京门穴附近),帮助其活动腰部20次,如前俯后仰,左右旋转等。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小者):后溪,取对侧或痛侧,往合谷方向进针,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或睛明,取痛侧,针入0.5~1.0寸(宜缓慢进针,防止损及血管),得气后轻轻捻转,不可提插捣针。同时,亦如上法活动其腰部。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大,痛引胁肋者):腰痛穴,取对侧,两针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气后,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并按上法活动其腰部。上述均留针15分钟,运针1~2次。 
 
  如尚有余痛或疼痛减轻不明显,深刺大肠俞,激发针感放射至足根,委中刺血,命门、阳关及腰部压痛最明显处,针后加拔罐。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疼痛消失,运动正常,能参加工作;2、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运动正常,偶有轻度疼痛;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共治1418例,结果有效率为98.3~100%,治愈率达到59.4~83.1%[1,2]。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委中、阿是穴。 
 
  配穴:华佗夹脊、肾俞、志室、腰眼。 
 
  阿是穴位置:腰背部压痛点在腹部之对应处即是。如压痛点在督脉,即在任脉与痛点对应处取穴。 
 
  (二)治法 
 
  先嘱患者俯卧硬板床上,双手置于头上部,术者双右手拇、食指,在腰骶椎间及两侧腰肌逐一按压,查出压痛点。脊正中损伤:医者用右手掌根放于压痛点处,左手迭于右手光背上,轻轻按揉,乘患者呼气时,用力猛按一至三下。然后先针委中,深刺至1.5寸,捻转提插使针感传至足;继针华佗夹脊(取痛点二侧之夹脊穴)和阿是穴,均泻法不留针。腰软组织损伤:委中,针法同上;阿是穴,施泻法;酌选配穴,深刺,平补平泻。亦不留针。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701例(内含部分其他原因的腰痛症),总有效率为95%~100%[3,4]。 
 
  头针 
 
  (一)取穴 
 
  主穴: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腰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 
 
  上述穴位均取。先针主穴,用28~30号1.5寸长之毫针。正中腰痛以枕上正中线为主,两侧腰痛以枕上旁线为主,交叉取穴。针向下斜刺1寸左右,深度以达到帽状腱膜为主度,并要求产生一定针感(多为酸、痛、胀),然后持续捻针2~3分钟,捻转频率控制在100~150次/分之间,捻转角度控制在360°~720°之间。同时令病人作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运动,留针20~30分钟。如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再捻针2~3分钟。并在阿是穴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2分钟,使出现较强烈的针感,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为巩固疗效,头针可留1~2小时,或让病人带回家中自行取出。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5例(包括70例急性腰扭伤,5例腰椎间盘突出),结果痊愈48例,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100%[5]。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委中、养老。 
 
  (二)治法 
 
  阿是穴必取,施拔罐法。可分三法: 
 
  一为针罐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在阿是穴直刺进针,得气后,再在其四周进针数枚,待得气后,将针缓缓拔出,仅留中心一针,采用架火法(即在针尾置一沾有95%酒精的棉团点燃),或用真空拔罐器抽气吸拔。留罐15~20分钟。每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 
 
  二为拔罐法:在阿是穴及其附近,以闪火法吸拔2~3个,留罐30分钟,直至局部出现瘀斑。取罐后,在该部位用手掌面由轻—重—轻手法按摩数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不计疗程。 
 
  三为刺络拔罐法,其操作为:医者首先在压痛最明显之阿是穴,用手掌按压推揉片刻,使周围之络脉怒张。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3~5下,使之出血2~5毫升,即以投火法将罐具吸附其上,留罐10~15分钟,直至局部出现红晕。起罐后以药艾条施温和灸5~7分钟。隔日一次,不计疗程。 
 
  配穴每次取1穴,养老穴提插捻转强刺激不留针;委中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6~8滴。一般须配合拔罐法。 
 
  (三)疗效评价 
 
  共治急性腰扭伤患者275例,其总有效率在95~100%之间[9~11]。 
 
  指针加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拇指腹按压阿是穴,由轻渐重,患部有酸胀得气感后持续1~2分钟,并缓慢放松,反复5~7次后施以插法,亦由轻到重,得气后持续1/2~1分钟并缓慢放松,配合指揉法。然后施隔姜灸4~6壮,灸毕于局部回旋揉动片刻。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66例,痊愈88例,显效7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8%[12]。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腰痛点、阿是穴。 
 
  配穴:腰骶椎、神门、肾、交感、内分泌。 
 
  腰痛点位置:在对耳轮上脚与对耳轮下脚起始部的突起下方处。 
 
  阿是穴位置:对耳轮正中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取1穴以0.5~1寸28号毫针进针后迅速捻转,患部有酸胀、烧灼感时活动腰部,10~30分钟后起针。余穴用王不留行籽敷贴,嘱患者每日按压3~4次,每次每穴按压5~6下,隔日换药1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5例,结果痊愈41例,显效22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12%[13,14]。 
 
  腕踝针 
 
  (一)取穴 
 
  主穴:踝上6区、5区。 
 
  踝上6区位置:踝关节上3寸,跟腱外侧。 
 
  踝上5区位置:相当于绝骨穴。 
 
  (二)治法 
 
  腰部正中扭伤取6区,两侧扭伤取5区。单侧痛针一侧穴,双侧痛针两侧穴。以1.5寸30号毫针,速刺进皮后将针放平,紧贴皮肤表面向上进针,以患者不感到酸、麻、胀、痛感为度,否则为进针过深,应退出重针。针深1寸,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腰部。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135例,结果痊愈117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3%[6~8]。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作霖。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300例临床分析。中医杂志1983;24(9):53。 
 
  [2]张太华。针刺人中、睛明结合自身运动治疗急性腰脊扭伤100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2;2(2):6。 
 
  [3]冯纯礼。腰痛针腹治疗358例的初步观察。中国针灸1982;2(1):24。 
 
  [4]王可祥。针刺与手法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343例经验介绍。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57,北京。 
 
  [5]朱明清,等。头皮针治疗急性腰痛75例疗效分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2):48。 
 
  [6]多金荣。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29例。内蒙古中医药1986;5(4):34。 
 
  [7]李美琪。腕踝针治疗50例急性腰扭伤的体会。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3):34。 
 
  [8]王长海。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7;17(9):525。 
 
  [9]牟治修。针刺加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12例。湖北中医杂志1982;(6):33。 
 
  [10]董敖齐,等。针刺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17例。浙江中医杂志1984;19(4):164。 
 
  [11]李宇俊。刺络拔罐加药条灸治疗腰肌扭伤60例。云南中医杂志1984;5(6):28。 
 
  [12]杨金安,等。指针加隔姜灸治疗急性腰部肌肉扭伤166例。中医杂志1983;24(9):35。 
 
  [13]骆祖亮,等。耳穴压籽法治疗腰扭伤60例8(1):39。 
 
  [15]傅振干。针剌合谷透后溪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按摩与导引1989;(6):22。 
 
  [14]赵凯。耳针治疗急性腰扭伤。中医函授通讯1990;118例中国针灸1997;17(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