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文章内容

艾灸调理皮肤病,应该灸哪些穴位?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11 14:38浏览:

 1、艾灸可治各种皮肤病
 
艾叶中所含的挥发油有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痒、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细菌、抗真菌等多种作用,外用可治疗多种皮肤病。
 
有研究表明,艾叶的香味成分(挥发油)挥发出来后,不仅能抑制或杀灭房屋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还可散布于人体皮肤上,能杀灭进入人的皮肤表层的细菌病毒,还可在皮肤表层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
 
若通过燃烧艾叶烟熏或煎煮艾叶洗浴则由于高温的作用其香味成分挥发更彻底,效果会更好。
 
所以,如果我们皮肤瘙痒的话,用艾叶煎水外洗,就能取到止痒作用。
 
2、大多数皮肤病都宜用艾灸防治
 
《灵枢.终始》说“痒者阳也”,而春季正阳气升发,故多皮肤瘙痒病症。
 
《类经》:“痒者散动于肌腠,故为阳”,说明瘙痒之症多在表属风。
 
《针灸大成》:“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说的是:治疗皮肤病,除了艾灸,其它办法都难以抵达病灶。
 
由上可知,皮肤病更适宜用艾灸来防治。
 
艾灸不仅可以取到消炎、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艾灸热力深透局部,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免疫,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对于大多数皮肤病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包括皮炎,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类疾病,艾灸都能有效治疗。
 
艾灸取穴
 
在治疗各类皮肤病时,艾灸首要取穴就是阿是穴(病患部位),即哪里痒艾灸哪里,哪里皮肤有问题灸哪里,并且要以阿是穴为主要艾灸穴位,只要坚持艾灸的话,一般是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其它取穴:止痒穴(曲池穴上2寸)、曲池、合谷、三阴交。每次每穴15-20分钟,可循序渐进增加时间。
 
如果皮肤病反复发作,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位正气有问题,可视情况加减穴位:
 
肠胃问题,可以加灸中脘,胃俞,足三里,丰隆;
 
过敏或免疫力低下,可以加灸关元,神阙,肺俞,足三里;
 
湿热重,可以加灸大椎,身柱,肺俞,血海等。
 
在这里,艾灸取到的作用有:
 
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疏通微小血管,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
 
提高免疫力,恢复元气,可以加速新细胞生长;
 
迅速改变表皮症状,疏通毛孔,改善细胞活力,调节内分泌,促进细胞再生功能。
 
重新组建破坏的血管网,恢复正常血液循环,达到病灶部位营养供给正常。
 
增强皮肤抵抗力和免疫力,能迅速排出体内毒素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处比较多的话,艾灸之前,可在患处点刺放血,放血需专业人士操作,不建议自行放血。
 
比如患有皮炎的人,血液里面有湿毒,用点刺放血的方法,就是清除体内的湿毒,所以放血加艾灸,效果更突出。
 
放血后再艾灸,不但能迅速杀灭表层的病原体,而且还能对深层的致病原达到杀灭作用,能将病灶的病损组织彻底祛除,恢复正常血液循环,使紊乱的表皮细胞分化机制恢复正常。
 
但是有些人的体质不适合放血疗法,比如孕妇,血虚患者。
 
初次艾灸的话,如果遇到红疹、水泡之类的排毒反应不要害怕,坚持艾灸即可,或者可以加以放血,让於毒排除即可。当然了,如果排毒反应太过严重,那就不得不停灸一段时间了,做好患处的消毒工作,以免感染。
 
日常注意事项
 
患有皮肤病的灸友,最好戒掉烟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晒被子勤洗衣服,此外,还需保持心情舒畅,要知道,情志舒畅了,经气才能畅通。
 
另外,可以多喝薏米粥。
 
薏米50克粳米200克熬粥,每天食用一到两次,可以补脾除湿,对艾灸以及放血疗法有叠加效应,能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