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文章内容

足太阴脾经穴——公孙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4-06 22:48浏览:

位置: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处,当太白后1寸,{79}展肌中。

  《灵枢·经脉》:“去本节之后一寸”;《医学入门》:“太白后一寸陷中”;《循经考穴编》:“赤白肉际。”

  功效:扶脾胃,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

  主治:古代记述:久疟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痰壅胸膈,肠鸣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鼓胀,霍乱,心痛,脾冷胃痛,胁胀,胁痛,食不化,肠风下血,足心热或痛,痫疾。

  近人报道: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痛经,胎盘滞留,足趾麻痛。

  方例:呕吐痰涎、眩晕不已:公孙、丰隆、中魁、膻中。

  中脘停食、疼刺不已:公孙、解溪、中脘、三里。

  胁肋下痛:公孙、支沟、章门、阳陵泉。

  久疟不食:公孙、内庭、厉兑。

  足趾麻痛:公孙、束骨、八风。

  刺灸法:直刺0.5~1寸。

  其它:络穴;八脉八穴之一,通冲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