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文章内容

足太阴脾经穴——太白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4-06 22:49浏览:

位置: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神应经》:“大都后一寸,下一寸”;《循经考穴编》:“当是足大指本节骨后,内侧贴骨陷中赤白肉际。”《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核骨在大指本节之后,然骨之前高骨是也。”

  功效: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

  主治:古代记述:热病先头颜痛,满闷不得卧,腹满,两颔痛,食不化,胸肋胀,肠鸣切痛,胃心痛,呕吐,霍乱逆冷,大便难,泄泻脓血,痔漏,鼓胀,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脚气红肿。

  近人报道:糖尿病。

  方例:腹胀食不化、鼓胀腹中气大满:太白、公孙。

  肠鸣:太白、公孙、大肠俞、三焦俞。

  肠痈痛:太白、陷谷、大肠俞。

  腹胀:太白、复溜、足三里。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其它:输(土)穴,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