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什么关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9-08 08:22浏览: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什么关系
 
冠心病的前奏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资料表明:这种硬化,在40~49岁占63.7%,50~59岁为77.25%,60~69岁为87.09%,70岁以上占100%。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以40岁以上的人为多。中医学也认为“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黄帝内经素问》),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大致可以以40岁为一个分界线,40岁以后,人体的阳气(泛指生命活动)、***泛指一切营养物质)都削减了,健康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一般情况下,中年以前较少疾病,一到中年,疾病就逐渐多起来: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视力下降,看东西发花,牙齿松动、脱落,胃口也差了……所以在中年以后出现冠心病这样的疾病,是不足为怪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冠心病属于老年病之一,但它又不仅仅是老年病。不要说40岁以下发生冠心病者现今已不算罕见,就从动脉硬化来说,也并不是从中年才开始,实际上从幼年开始就逐渐出现,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变的程度加重,速度也加快而已。因此,预防冠心病要从小孩开始。
 
记住:要像爱护你的眼睛一样,从小就要爱护你的心脏!
 
什么饱餐会导致冠心病发作
 
每当高朋满座,开怀畅饮,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时,真可谓“乐极”;然而你可知道,有许多冠心病病人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心肌梗塞的,这便是“生悲”了。饭是吃在胃里的,怎么会引起心绞痛发作呢?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密切相关。暴饮暴食不仅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同时也可引起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当胃内充满食物时,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使其他组织的血供相对减少。有人观察到,饱餐后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更加显著,并且将持续1小时左右才恢复到餐前水平;饮酒时外周血管扩张,也可引起血压下降。第13届世界高血压会议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认为,饮酒后5小时内血压下降,以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当血压下降突然而明显时,可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饱餐时摄入了大量高脂食物,可使血中脂质浓度迅速升高,血液黏度上升,血小板聚积性增高,易于形成微血栓。加上聚餐饮酒时常情绪激动,心肌耗氧也增加。在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下,便很容易诱发心绞痛,乃至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