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令人生畏。虽然这种病在我国的病发率相对西方一些国家来说低些,但是仍然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冠状粥样动脉硬化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脂质沉积造成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消耗脂质,减少粥样硬化物,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所以科学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由于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差,所以运动时应当小心从事,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我们列举以下几点供于患者参考。
1.增加自我认识,准确把握运动强度
运动类型及强度要依据自己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决定。冠心病患者不应选择强度很大和刺激性大的运动。初期锻炼的患者可以从强度低的运动开始,不要一开始就选择强度大的活动、冲破自己的体能底线、超越安全运动界限。
2.控制每次运动时间,选择正确运动时间段
经研究发现,早晨的六点至上午十点,是冠心病发病的“魔鬼时间”,所以患者要注意避开这段时间。炎炎夏日来临时,下午两点以前气温较高,也不适宜冠心病患者运动。运动的频率要合理控制,刚开始锻炼的患者,应保持每周三次,每次15~20分钟左右为宜。有一定运动基础的患者可以以每周五次,每次半小时为准。
3.进行有氧运动
比如:慢步、慢跑等。有游泳基础的患者也可以进行游泳运动。游泳可以锻炼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这对于心肌的恢复很有益。同时,由于水中的浮力,可以让关节不需要过度牵拉,所以老年患者也可以参加。
4.运动时选择合适的衣物
冬季运动时不要穿着过厚的衣服,一方面影响患者运动时肢体的伸展,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散热不通畅,这两方面都会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大,增加心脏负荷。
5.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
因为此时洗澡容易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