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运动原则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9-01 09:43浏览:

冠心病患者通过合理运动,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恢复人体机能。有氧运动可以改变血流的动力效应,扩大心室舒张的容积。科学合理的制定运动计划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要做一些舒缓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控制好运动的强度,不要做过于激烈的活动,要按照科学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合理的运动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类型
 
冠心病患者运动时,不能做强度较大的活动,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病情选择正确的运动类型。刚开始运动时,应当选择比较缓慢的活动。例如:散步、慢跑等。这些锻炼都属于低强度的运动类型,也是医学中提到的“有氧运动”,坚持进行这类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肌的供氧量,从而提高心、肺功能。
 
2.运动强度及频率
 
临床实践证明:曾患过心绞痛的病人,运动时的最高心率不要超过每分钟110次;4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时,最高心率最好不要超过每分钟120次。运动的频率也要合理控制,每周可以锻炼3~4次,每次半小时就可以。
 
3.选择正确的运动时间
 
由于上午的六点至十点是冠心病患者发病的高峰期,所以活动最好避开这段比较危险的时间。下午比较适宜冠心病人做户外运动。
 
4.因人而异
 
每个患者的个人身体素质不同,并不是适合别人的就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还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锻炼计划。依据其年龄、身体素质和爱好来决定锻炼的内容和强度。
 
5.随时检查身体状况
 
冠心病患者锻炼前,最好与医生沟通,将自己的运动计划呈现给医生,经医生同意后才能够实施。运动中如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停止活动,请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