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05-14 09:00浏览:
次
1998年,我得上了从没听说过的糖尿病。那时,我到处求医买药,吃了不少保健品。不到5年时间里,我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天天疼痛难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要去正规医院听专家的话,走科学的“控糖”路,远离虚假广告的“治糖”邪路。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总结,我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阻止了糖尿病的恶化。
白蛋白尿没有了
2003年上半年,我为清除白蛋白尿,保护肾脏,在医生的帮助下制订了科学饮食方案,开始限制油、盐,只要是饭菜咸了就用开水涮着吃。并结合药物治疗。到了2004年,通过检查发现我的白蛋白尿没有了。
阻止低血糖的发生
2006年,我开始注射胰岛素。为保证血糖平稳达标,我时时注意血糖高低的反应,只要感到身体有异常,就立即测血糖值,严防低血糖发生。
在控制血糖方面,我总结了“上封顶,下保底”。
上封顶:以空腹血糖6.0mmol/L为上线。
下保底,严防血糖低到4.0mmol/L以下。若在保底下线,通常会出现低血糖信号,如头、颈、胸前出汗,夜间惊醒,心烦,白天头昏心慌等异常表现,此时应立即测血糖。我平时身边必带含糖食品,出现低血糖立即食用。
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消失了
我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有以下症状:
一是四肢末端感觉异常,有麻刺感,下肢多于上肢;
二是脚有“点状”刺痛感。
三是脚踩海绵感和“袜套”感。
四是右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我采取以下措施使这四种症状消失:平稳控制血压和血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由于神经组织的生长、修复比其它组织为慢,因此,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平日里,“糖友”应重视肢体感觉异常。
解决口干问题
近两年来,我的口腔“各部门”很不协调,牙齿咬腮帮子、舌头,突然上去一口就满口鲜血,揪心的疼。
因此,我自编了“口腔保健操”:
①双手虎口向上,放在两耳下方,10个指头向上,拇指和食指卡住耳朵,上下搓柔100次。
②双手拇指伸直,其他四指弯曲,用食指外侧贴在两眼之间的鼻梁凹部,向左右眼球搓柔到眼梢100次。
③用拇指和食指卡捏住两眼之间鼻梁凹部皮肤50次。
④双手10个手指伸直并拢,用中指放在鼻子两边,中指手头放在两眼之间,顺鼻子上窄下宽方向上下搓柔100次。
⑤斗牙100次。保健操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另外,可增加刷牙次数,保持口腔清洁。我还时常口腔干燥,尤其是夜间满口像含沙一样。我搜集各方资料,采取抿嘴用劲咬牙,10多秒钟后就满口生津,解决了口干问题。
我的行为也感染到家人,我的大家族共计11口人,每天科学饮食,节油、减盐、少辣子;经常运动健身,大女儿把用来打麻将的时间陪我登山步行在深山老林,女婿用下班后的空余时间陪我钓鱼、游泳——应该说,全家人都成为了我的“抗糖战友”。
这是我个人的抗病体会,希望广大糖友能把自己的健康管起来,做个带病的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