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 究竟有什么关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5-14 07:57浏览: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有什么关系

一般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易患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患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0%-4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后,身体的钙、磷、镁、锌、氮等常呈负平衡,也就是说每天钙、镁、磷、锌、氮等自数量超过进入身体的量,时间长了,骨头变就得不结实了。还有,能促进肠道吸收钙的维生素D不足,摄入的钙在胃肠道吸收不充分;有的患者过度限制饮食或偏食,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1、糖尿病自身的一些症状。

2、骨头疼痛,以腰背部疼痛较为常见。

3、骨折,多见的有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头本身没有断开,但被压扁了),X线摄片可确诊。其他常见骨折部位有髋骨、桡骨,较轻外力就会导致这些部位骨折。

如何确定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骨密度检查是诊断时期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表现为骨密度降低。严重者拍x线片也能看出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1、良好地控制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就会使钙、磷、镁、锌、氮等呈正平衡,有利于这些物质在骨头中沉积。

2、多运动、多照阳光。营养成分要合理、多样化。

3、及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每天1000单位。

4、补充钙制剂。每天补充钙元素500-1000毫克,分次餐后服。

5、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雌激素、降钙素、二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