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导致冠心病的可恶杀手居然就在身边!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5-09 07:08浏览:

冠心病,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病因,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外,

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吸烟者及被动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5倍,病死率高6倍,心肌梗死发病率高2-6倍。

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中30%—40%与吸烟有关。吸烟已被公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那有人就会产生疑问了:

吸烟对肺有很大的影响,是肺癌的诱发因素之一,

烟是吸到肺里的,怎么会引起冠心病呢?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醇类、酚类、烷类、醛类、重金属元素等,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其中能引起和加重冠心病发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吸烟破坏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吸烟可升高血清胆固醇,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加速了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同时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吸烟增加心肌缺氧,加重心肌供血不足。

吸烟后,烟草中的一氧化碳入血,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从而降低心肌的氧供,导致心肌缺氧。

这个和煤气中毒的发生机制差不多,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但是如果其携带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就没有空余的位置来携带氧气,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不过煤气中毒是被动发生的缺血缺氧,吸烟可是自找的组织缺血缺氧。

3.吸烟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易脱落,增加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梗的发生率。

心肌缺氧本身就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始动因素之一,吸烟可使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增强,从而破坏血管内皮,为血小板的聚集和脂质的沉积创造条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者破坏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斑块,诱发心绞痛或心梗发生。

4.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血管痉挛风险,增大心绞痛发作机会。

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后,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增加,这就增加心梗发生的机会。

冠心病发病人群的年轻化,大家有目共睹,在多数年轻人的心梗中,血管痉挛的因素占很大比重。

5.吸烟可提高心率和血压,增加心肌耗氧,同样会增加心绞痛或者心梗的发生几率。

吸烟后,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同样条件下,心率越快、血压越高,心肌耗氧就会越多,使原本就供血不足的冠状动脉雪上加霜,增加心绞痛或者心梗的发生几率。

有研究显示:引起血压升高的“元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增强、管腔变细、血流量减少。而血管收缩,必然增加小动脉的阻力,这就导致正常者血压逐渐升高,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