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长期服用降压药 你是否也被副作用困扰?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10-08 15:33浏览:

中国现有高血压病人高达2.3亿,
每年仍新增1000万!
降压药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手段,
那么长期服用降压药是否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呢?
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用药?
不良反应是少数人才发生的
说明书上列出的不良反应,是在药物的安全性试验中,还有临床上长期观察发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总结,不是说一个人身上会出现所有的不良反应,也不是吃了这个药肯定出现上面说的不良反应。
比如:所有的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的说明书上都写了「哮喘患者禁用」,是因为它的可能会导致患哮喘的人哮喘急性发作,并不是说这个药会让人得哮喘。
有些写了「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实只在1%~10%的人中会出现。
副作用不是永久的
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多数是可逆的,意思是停药之后,这些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比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ACEI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干咳,这种不良反应在换用缬沙坦、替米沙坦等ARB类药物后,一般就逐渐好了。
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抵消。比如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可能会出现脚踝水肿,但联合使用小剂量的ACEI或者ARB药物之后,即可消除水肿,还能增强降压作用。
高血压患者用药要注意
不宜单一用药
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复方用药,且剂量和组合都应个体化。其优点是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的用药剂量,抵消副作用。
降压不宜过快
有些人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希望立刻就把血压降下来,甚至随意加大用药剂量,这样极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血压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睡觉前不宜用药
人在入睡之后,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降低,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是药效高峰期,此时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升高,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用药不可时用时停
不能血压高就吃几片,血压降,就停药。血压时高时低,就像气候时冷时热,对健康更为有害,而且还易引发意外。
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降压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都是很轻微的,且发生率也很低,只要血压控制良好,长期应用降压药一般也安全。
相比于高血压不控制所带来的危害,规范用药的益处非常明显,希望大家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此外,降压药有很多种,降压机理和作用也不完全一样。而高血压病因复杂,分型很多,每个人对药物的适应性、反应性、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用药,要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单纯依靠别人的经验服药,也不要轻信不正当的广告宣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