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老年人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若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
医师会对初诊患者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血脂、血糖、电解质、肌酐、尿酸、尿常规、心电图等),首先排除继发高血压,找出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情况及并发疾病,并结合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根据患者当前的血压水平、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重要脏器损害情况,以及并存的临床疾病四个方面来确定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组。
不同危险分层,未来10年内发生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由此导致的死亡的概率不同,危险程度越高,概率越高。通过危险分层对高血压患者进一步细分,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帮助老年人了解自己病情,更好地配合治疗。
危险分层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就是说如你已高危或极高危的患者,通过治疗可能降低到中危甚至低危组;反之,今天你是低危组患者,但不好好控制也可发展到高危或者高危,到时候就更难控制,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三、治疗方法
对低危、中危患者,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治疗,同时监测1~3个月血压,看血压能否降至正常,再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对高危、极高危患者,在调整生活方式治疗的同时开始降压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心率、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情况及并发临床疾病选择适合的降压药,并随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需要长期服药。
所以有些高血压患者每月让别人代取药是不合适的。对于同时合并多种临床情况病情复杂或新出现严重临床情况、血压波动大且处理困难的、调整降压方案2~3个月后血压达标仍不满意的、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的,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对诊断明确、降压方案确定、血压及伴随临床情况稳定的老年人应当继续规范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会对首次就诊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临床评估后,确定管理级别,进行相应级别随访管理,并对复诊患者面对面健康教育,具体指导患者膳食、运动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