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糖尿病空腹血糖高的真相及处理办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1-25 18:04浏览:

 不少糖尿病友在家做自我血糖监测时,发现在清晨有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以为前一晚的降糖药用量不够,调整了用药量后,发现血糖仍然不理想。那么空腹血糖高真的是降糖药用量不够么,今天糖尿病同伴告诉您真正的原因。
 
案例1:
 
女性,60岁,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已有15年。在最近2年,病人一直接受注射胰岛素治疗,而其HbA1c(糖化血红蛋白)一直维持在7%上下。
 
但是这两天,病人在早餐前的空腹血糖一直很高(11.1-12.20mmol/L),而到医院复诊,经过医生诊断和血清检验后,告知病人在治疗上出现所谓的黎明现象(dawnphenomenon)。
 
案例2:
 
男性,35岁,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已有多年。病人在最近的早餐空腹血糖自我监测值,一直都在10.6—12.8mmol/L之间,有时在凌晨还会出现心慌、噩梦或头晕症状。
 
复诊时,医生告诉他出现「Somogyieffect」(苏木杰效应),建议他在睡前可适当地吃点宵夜,但病人认为清晨血糖已呈现异常上升现象,如果晚上再吃些零嘴,则清晨血糖则必然会再升高,于是病人不仅没有听从医生的嘱咐,将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自行增加2个单位。
 
不仅病人关心空腹血糖,医生对空腹血糖也特别重视,因为空腹血糖是一天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全天的血糖很难控制的满意,空腹血糖升高,常见原因有四个:
 
原因一:空腹时肝糖输出增多
 
空腹血糖主要来自于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胰岛素是唯一能够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的激素,如果肝脏存在比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多见于合并脂肪肝的糖友),那么就容易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
 
处理方法:
 
首选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药理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降低肝糖输出,从而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前血糖。
 
原因二:黎明现象
 
概念:糖友夜间血糖正常,黎明时分(4:00至8:00)出现高血糖。
 
原因:清晨胰岛素水平下降,升糖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易发生在病程较长,药物治疗剂量不足的糖友身上。
 
黎明现象及Somogyieffect的高危人群
 
临床上,Somogyieffect多发生于第一型糖尿病,而较少发生于第二型糖尿病。Somogyieffect病人所表现的夜间低血糖常被漏诊,而其低血糖后高血糖则被忽视,或与黎明现象相混淆。
 
某些糖尿病病人较易发生黎明现象或Somogyieffect,具体如下:
 
1.降血糖药物用量不足者其常见原因是由于晚餐前或睡觉前的降血糖药物剂量不够,而无法有效地将夜间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所以容易导致清晨空腹高血糖黎明现象。
 
2.胰岛素阻抗存在糖尿病在其早期罹病中,或许有部分病人存有明显的胰岛素阻抗性,而在1985年由Matthews等人提出,利用空腹胰岛素值及血糖值计算出胰岛素阻抗,其公式为
 
HOMA-IRindex(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空腹胰岛素用量,μU/mL)×glucose(空腹血糖值,mmol/L)/22.5
 
其中比值>3.0(但不同人口群有不同的参考值),则谓之存有胰岛素阻抗,再加上其肝糖原分解以及肝糖异生亦会增加,以及葡萄糖利用减少,也因而易导致清晨空腹高血糖黎明现象。
 
3.胰岛素注射时间不恰当由于一日两次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出现下午及后半夜的血糖控制不良,而有些病人也担心夜间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及症状,因此病人难免刻意将晚餐前的胰岛素减量,而衍生清晨空腹高血糖黎明现象。
 
4.年龄较轻的糖尿病病人年轻的糖尿病病人其内分泌功能也较为亢进,而易在夜间分泌较多对抗胰岛素作用的生长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因而容易引起清晨血糖升高的现象。
 
5.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者糖尿病病人本身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发生缺损,也是导致黎明现象的最基本原因,因此第一型糖尿病病人较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易衍生黎明现象的併发症。
 
6.伴随有潜在性疾病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基本上,存有潜在性疾病的糖尿病病人,以及易反覆发生低血糖症状者,而病人一旦受到压力(stress)时,亦容易衍生黎明现象。
 
处理方法:
 
1.首先与苏木杰反应鉴别:同样是清晨空腹空腹升高,测夜间3:00血糖,夜间3:00血糖低是苏木杰反应,正常或升高是黎明现象。
 
2.选择不容易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并足量使用;使用胰岛素的糖友,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改为睡前注射;使用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有好处。
 
原因三:苏木杰反应
 
概念:糖友夜间出现低血糖后清晨出现继发性高血糖。
 
原因:胰岛素应用过多、睡前饮食不足。见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比黎明现象少见,但是是导致1型糖友清晨高血糖的最常见原因。
 
处理方法:
 
1.与黎明现象进行鉴别。方法同上。
 
2.降低睡前胰岛素给药剂量;睡前适当加餐。
 
原因四:半夜加餐量大导致
 
空腹血糖高
 
有些糖友睡前检测血糖,如果血糖有下降趋势,如在5.0~7.0mmol/L,由于担心出现低血糖,就会加餐吃一些东西。
 
处理方法:
 
血糖低于5.5mmol/L就有必要加餐。
 
如果一直有睡前加餐的习惯,没有特殊原因不要轻易改变,但不能随意加餐,或加餐量太大。
 
应从每日正餐摄入总热量中匀出一部分作为加餐,一般少于正餐的1/2或更少。加餐可选择馒头、面包、饼干等,可额外加一杯牛奶。
 
清晨高血糖现象的处置及治疗
 
对于清晨空腹血糖升高伴随夜间低血糖者,建议病人在持续採取一般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可适度的增加餐次(一日可安排4-5餐),同时在临睡前1小时左右可食用小量点心,亦即可进食少量含碳水化合物或含蛋白质食物,其中包括如:
 
低脂奶粉3汤匙+小餐包一个低脂奶粉3汤匙+麦片3汤匙半杯至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饭一个熟蛋二片饼干或一片吐司麵包等
 
但睡前加餐量为睌餐的分餐,亦应包括在每日饮食总热量计算中,这样不仅有有助于提升夜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及其敏感性,由此避免因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血压药物所导致低血糖的危险。此外,清晨空腹血糖升高伴随夜间持续血糖升高者,应考虑其是否降糖药物剂量不足,因此在药物治疗的选择上,亦应选择副作用较小,而低血糖发生较低的药物;
 
如果病人是常规服用降血糖药物,则同时应在晚餐前或临睡前加用一次胰岛素,常用的方法是年轻病人可于晚餐前注射一次6-8个单位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
 
而对于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人而言,可于临睡前注射一次4-6个单位长效胰岛素,而胰岛素的选择应以速效作用剂型为宜。
 
如果病人是采用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则更应定时监测血糖,以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或可将晚餐前的中效胰岛素注射,改为在睡前注射。
 
中效胰岛素的作用峰段是用药后4-6小时,其高峰期正好作用在黎明现象发生的时段,因此能有效的纠正清晨空腹高血糖现象的发生。
 
也可以同时将次日早上的中效胰岛素提前30分或60分注射,如此便可缩短高血糖持续的时间,而在晚餐后2小时、午夜及凌晨时分自我血糖监测也是很重要的。
 
在临床上,有临床医生在睡前口服中效降糖药物如格列齐特(Diamicron)或格列本脲(Euglucon),此亦可使得清晨空腹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而亦有临床医师在睡前建议病人服用二甲双胍来治疗黎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