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高血压用药 这10个错误绝不能犯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1-23 20:45浏览:

 一、高血压的一般知识
 
成年人血压≥140mmHg和/或90mmHg就是高血压,无论年龄。
 
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7亿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
 
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并严格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血压用药,10个错误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感觉。但有些人却没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就是适合自身病情的,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
 
误区四: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
 
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误区六: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如有换药,请一定谨遵医嘱!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且非常顽固,这里的“肾脏”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
 
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前两类药物更是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并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男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
 
总之,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误区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
 
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专家提醒
 
关于降压药的用药种类、具体的用药时间,以及联合用药等,一定要根据临床医生诊断后,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如有不适感或降压不顺利请一定及时复查,让医生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