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知识荟萃 胰岛素它会走近你接受你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05 10:34浏览: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胰岛素从发现那天起挽救了千百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人们对胰岛素的认识又有太多误区,因此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胰岛素。
 
胰岛素——走近你,接受你
 
胰岛素是192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外科医生FrederickBanting、生理学教授J.J.RMacleod和他的学生CharlesBest、生化学家JamesCollip研究发现并成功提取,他们为此获得1923年诺贝尔医学奖,从此掀开了胰岛素应用的序幕,胰岛素从发现那天起挽救了千百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胰岛素这么有效,是否所有糖尿病人都需胰岛素治疗?答案是否定的,不是!
 
哪些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呢?
 
1.1型糖尿病病人
 
2.符合以下情况的2型糖尿病病人:
 
(1)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2)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3)严重疾病(如结核病);
 
(4)肝肾功能衰竭;
 
(5)经饮食和口服药物控制不佳;
 
(6)部分新诊断患者的早期强化治疗;
 
3.妊娠糖尿病
 
4.胰腺切除或重症胰腺炎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等
 
胰岛素的制剂类型有哪些
 
按照来源:胰岛素的种类分为动物胰岛素(猪、牛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按照作用时间:
 
胰岛素种类分为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等)
 
中效胰岛素(优思灵N等)
 
长效胰岛素
 
超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即为了糖友使用方便,事先预混好的,如诺和灵30R,就是30%短效与70%中效混在一起)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有规律的分泌,使体内血糖保持稳定。而糖友们胰岛素分泌存在:
 
(1)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2)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
 
(3)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三方面的问题;
 
因此,才会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的状态。
 
胰岛素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1.以饮食和运动治疗为基础:无论是否注射胰岛素,无论注射多少胰岛素,都不能忘记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饮食,运动是手段。有些糖友要求带泵治疗,常常听到他们说,带上泵吧,带上了,就什么都能吃了,这是错误的,饮食不控制,血糖永远都控制不好。
 
2.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要个体化:有些糖友可能打10单位胰岛素,血糖能控制很好,而有些呢,可能20单位还控制不住。这因人而易。
 
3.注射胰岛素要从小剂量开始:因为注射胰岛素易导致低血糖。我们有句话“高血糖要钱,低血糖要命啊”,可不能大意。
 
4.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应用叫“小步快跑”,意思就是每次调整的量不要大,要根据监测的血糖勤调整,这样才会保证不出现或少出现低血糖,血糖还能很快达标。
 
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胰岛素从发现那天起挽救了千百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它也是有副作用的。
 
1.低血糖
 
2.体重增加
 
3.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
 
4.胰岛素过敏
 
5.胰岛素耐药
 
这些副作用,只要我们处理及时得当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也不必惊慌。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友,根据病情,需要应用胰岛素了,但往往一听“打胰岛素”这四个字,立马谈虎色变。有好些人第一反应是“打了”就上瘾了,撤不了了,这辈子就离不开胰岛素了。
 
其实,应用胰岛素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啊,该打就得打,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唯一降血糖的物质,注射的人胰岛素制剂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对于胰岛功能缺陷的病人,外源注射的胰岛素起到补充或替代自身胰岛素不足的作用。
 
所以,打胰岛素不会上瘾,只要胰岛功能是好的,就可以撤下来。
 
还有一部分糖友,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一招,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很严重了,已经是晚期了。这显然也是错误的。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可延缓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肝肾功能受损伤,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还可以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呢!
 
目前,胰岛素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因此,任何一件武器,只有了解他,熟悉他,才能更好的使用他。
 
所以说:胰岛素,走近你,接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