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浅谈并发症糖尿病肾病那些事儿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05 10:28浏览:

 糖尿病肾病的现状
 
国外研究资料显示,20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率为40.8/1000人年,需要进行透析或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我国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亦呈快速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社区患者中约为30%~50%,在住院患者中约为40%左右。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后,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速度大约为其他肾脏病变的14倍。因此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引起肾损害的途径
 
要预防糖尿病的肾损害,须先了解糖尿病引起肾损害的途径。糖尿病对肾脏的不利影响主要通过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或慢性肾盂肾炎等几种途径,尤以前者为主、肾小球硬化症(亦称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肾微血管病变的表现,如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多数病人将并发这种肾病变,这是青年型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位原因。
 
在成年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不如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病变严重。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改变有三种类型:结节性,弥漫性和渗出性。早期在肾活检时发现有组织学病变,临床常无症状,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可正常。此时的病理改变大都属于可逆性,经严格控制糖尿病可完全安全恢复。肾脏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过程缓慢。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一般以为糖尿病控制满意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较早。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依据
 
1.尿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早于糖尿病肾病发生,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在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反而减少。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方法
 
1.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这对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也很有帮助。
 
2.患者应注意适当限制钾的摄入,并注意节制含钾的饮料和水果的摄入。
 
3.患者应注意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
 
4.糖尿病人应注意多喝水,并注意保持每天的饮水量和尿量。
 
5.患者应该防止泌尿系感染,这主要是不仅由于泌尿系感染是引发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而且还会加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进展,所以患者应该尽量的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
 
6.患者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对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7.患者应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应该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应补充优质的动物蛋白质。但到了糖尿病肾病的晚期,该病患者若还是大量地摄入蛋白质就会使血液中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升高,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
 
8.高血糖是导致肾脏损害的根本原因,控制血糖有助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9.应定期监测蛋白尿状况和肾功能及进展,一旦确诊存在肾损伤,至少每半年至1年就应监测一次。
 
10.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应用止痛剂及其他容易造成肾损伤的药物,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推荐成人每天摄入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0.8--1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