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吗?
如果你还没有了解这一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赶紧认真读下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是非糖尿病者的4~10倍,其中85%为缺血性卒中,而脑出血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人相似。检查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约43%伴有高血糖现象,其中11%在发病前已确诊为糖尿病,13%是以往漏诊的糖尿病。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主要分类
①脑动脉硬化:病程在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可达70%,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神经衰弱症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多无阳性体征。
②无症状脑卒中:指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未引起注意,从而未被揭示或未被认定的脑卒中。其中无症状脑梗死(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占74%,无症状脑出血约占26%。
③急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血栓形成,以中小动脉梗死和多发性病灶多见,临床症状往往较轻,但常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恢复困难。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因素
①高血糖:可导致脑乳酸水平增高,使局部糖代谢降低,离子代谢紊乱和血脑屏障功能改变。
②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③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临床恢复及预后较差,早期复发率高。
④脂类代谢异常:糖尿病常伴有脂类代谢异常,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促进血管硬化。
⑤高凝状态:高血糖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纤溶活性下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这些改变影响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栓形成。
如何延缓其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和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但态度应该更积极,措施应该更得力。必须及早发现并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以延缓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降低血压,调整血脂,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溶栓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如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下降30%。一旦发生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采取溶栓、扩容等急症处理措施,尽量减轻脑卒中带来的危害。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注意点
①血糖的控制与监测: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预后,所以控制血糖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基础。
②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拮抗剂可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存在异常,因此,对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进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③降压:在糖尿病脑卒中特别是出血的急性期,应慎重掌握降压治疗指征和降压程度,降压治疗不能追求快速降压效应。
④调脂:他汀类降脂药通过降低血胆固醇,可使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降低。
3招自查糖尿病周围血管并发症
①摸动脉:坐着时,双腿放松,用手触摸脚踝前方的足背动脉,如果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摸不到,就强烈提示下肢血管动脉有问题了。
②摸温度:下肢动脉缺血的患者,脚的温度往往偏低,如果发现温度比别人或自己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低很多,则很可能有问题。
③走路:如果走路时间稍微长一点,就感觉到腿脚酸痛,就得当心。当然,这是简单的自测方法,发现问题应尽早去医院做专门的检查确诊。
建议:年龄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筛查周围血管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等的糖尿病患者都属高危人群,即使年龄不到50岁也应进行筛查。一旦确诊,应全面控制好血糖、血脂等指标。生活中,应戒烟,进行适度锻炼,并保护好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