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大盘点 基础必备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05 10:19浏览: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什么原因造成了高血压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高血压。诊断内容应包括:确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分级;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情况;判断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如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美国最新标准已经调整到130/80!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
 
2级
 
3级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
 
 
 
很高危
 
有并发症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治疗原则
 
1、小剂量开始: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尽量用长效药: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积极推荐使用一天给药1次而药效能持续24小时的长效药物。若使用中效或短效药,每天须用药2~3次。
 
3、联合用药: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2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
 
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更适合该患者的降压药。
 
一、钙离子拮抗剂(CCB)
 
二氢吡啶类CCB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我国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证据较多,均证实其可显著减少脑卒中事件,故推荐使用二氢吡啶类CCB。
 
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尤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可单药或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对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动过速者应慎用二氢吡啶类CCB,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副作用。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益。可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注意咳嗽等副作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三、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作用确切,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患者有益,也适用于ACEI引起的咳嗽而不能耐受者。可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四、噻嗪类利尿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脑卒中二级预防,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有益。可与ACEI或ARB、CCB合用。
 
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基本不影响糖脂代谢。大剂量利尿剂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定期检查血钾、血糖及尿酸。痛风为禁忌证。
 
五、β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适用于高血压伴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心绞痛、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或心率偏快(心率80次/min及以上)的1~2级高血压。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可与二氢吡啶类CCB合用。
 
对哮喘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大剂量长期使用要注意对糖脂代谢的影响,高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对糖脂代谢影响不大。注意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等副作用;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
 
六、降压药组合方案
 
1、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CEI;
 
2、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RB;
 
3、ACEI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4、AR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5、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6、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在许多病例中常需要联用3~4种药物。降压药组合是不同种类药物的组合,避免同种类降压药的组合。
 
推荐3种药联合方案:
 
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不主张ACEI与ARB联合使用治疗普通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