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一不小心,糖尿病变成了尿毒症!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1-23 11:12浏览:

 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出现的合并症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了。
 
国外终末期肾衰尿毒症的病人有50%的原发病为糖尿病,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以肾小球肾炎为首要的原发病。但是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多,目前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衰已经达到终末期肾衰病人的30%之多,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糖尿病肾病是因病人多年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造成的,期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几乎都已或多或少的出现,此时如果病人再加上一个肾衰,可想而知预后一定会不好,还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那什么是糖尿病肾病,什么样的人会患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长短,与年龄大、同时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有关。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程把糖尿病肾病分为以下5期:
 
1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没有病理组织学损伤,这个时候病情是可控的。
 
2正常白蛋白尿期
 
GFR高出正常水平,肾脏病理表现为GBM增厚,系膜区基质增多,运动后UAE升高,休息后恢复正常。如果在这一期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病人可以长期稳定处于这个时期。
 
3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肾脏病理出现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变。UAE持续升高至20~200μg/min从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本期病人血压升高。经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延缓肾脏病进展,这时只能改善了!
 
4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病理上出现典型的K-W结节。持续性大量白蛋白或蛋白尿大于500mg/d,约30%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GFR持续下降。该时期的特点是尿蛋白不随GFR下降而减少。
 
病人一旦进入4期,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加以控制,GFR将平均每月下降1ml/min。
 
5终末期肾衰竭
 
GFR<10ml/min。尿蛋白量因肾小球硬化而减少。尿毒症症状出现,此时明确诊断尿毒症了,只能透析,别无他法了。
 
既然糖尿病肾病的后果很严重,那就要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积极地治疗,在3期和3期之前的病人还是能够避免走到透析这一步的。
 
怎么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呢?
 
糖尿病的病人需要定期监测尿常规或是微量蛋白尿,就能够发现并诊断糖尿病肾病了。
 
治疗:
 
01/积极的控制血糖
 
HbA1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不是单单看空腹血糖就够的。
 
02/控制血压
 
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还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降压药物首选ACEI或ARB。
 
该类药物具有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排出,抑制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等药理作用。血压不高但有蛋白尿时也需要服用该类药物。
 
03/饮食疗法
 
高蛋白饮食加重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因此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对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
 
饮食治疗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在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时候尤为重要,此时不仅仅是热量的控制,蛋白的摄入量更加的重要。
 
04/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
 
血透和腹透都可以,但预后都较非糖尿病的预后差。也可以移植,但建议胰肾联合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