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糖尿病并发症 这有适合的降糖运动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1-02 08:31浏览: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还能进行运动疗法吗?
 
有并发症的糖尿病人,在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的选择上,会有一定的限制,但并非绝对不能运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并发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
 
1.合并心血管并发症
 
除了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梗或心衰患者禁止运动外,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可以适当运动,但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及负重锻炼(如举重)。此外,注意不要在过热或者过冷的环境下锻炼。
 
推荐运动:可以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做操、慢跑、拉伸等。
 
2.合并高血压
 
与心脏病相似,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也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运动。
 
推荐运动:轻、中度高血压可选择慢跑、游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做推、拉、举之类的阻抗运动。重度高血压可选择步行、太极拳、做操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3.合并视网膜病变
 
有严重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举重、跳水、潜水等需要憋气的运动,因为此类运动可导致血压升高及视网膜脱落。还有,也不要做有倒立动作的运动。
 
推荐运动:轻中度视网膜病变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重度视网膜病变需严格限制运动,否则会引起或加重眼底出血。如果进行激光治疗后病情稳定了,才可以进行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
 
4.合并糖尿病肾病
 
有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否则会加重蛋白尿。
 
推荐运动:若是轻微蛋白尿,可进行中低强度运动(如步行、游泳等);中度蛋白尿,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干家务、园艺等);严重水肿及尿毒症,应避免运动。
 
5.合并糖尿病足
 
高危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下肢及足部的血液循环;有开放性足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运动,因为负重受压可使足部病变进一步加重。
 
推荐运动:未发生溃疡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爬山等,但不宜长时间的行走、慢跑及剧烈的运动;已发生足溃疡的患者宜暂停运动,尽快到医院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运动要注意:①选择合适的运动鞋;②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破损;③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如果有说明鞋不合适;④一旦发现皮肤破溃,应及时就诊。
 
6.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此类患者由于存在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特别容易受伤(特别是足部),因此应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剧烈的对抗性运动,如长距离步行、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
 
还要避免过度伸展,尤其要注意对足部的保护与护理,足部有伤口时不要进行负重锻炼(如举重、跳高、跳远)。
 
推荐运动:轻到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尽量选择在路面平坦的场所锻炼。
 
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鞋以保护双脚,每次运动前要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不能赤足或穿露趾凉鞋运动,而且每天运动后都要做足部检查,看看有无红肿或皮肤破损,一旦有破损或伤口要及时就医处理。
 
7.合并自主神经病变
 
这类患者往往有静息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不宜进行高强度或快速起身摆头的运动。因为运动强度过大容易诱发心肌缺血,或因血管扩张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晕厥。
 
推荐运动:轻到中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打太极拳、做操等,缓慢增加运动时间。
 
8.合并周围血管病变
 
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的风险较高,且一旦发生溃疡创面很难愈合,所以应注意保护足部,避免高强度运动。
 
推荐运动:可选择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强度适中的运动。如果运动后出现下肢疼痛,提示血管病变较重,不要再坚持运动,而应到医院就诊。
 
9.合并骨质疏松或骨关节炎
 
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进行高强度、高负荷运动。
 
推荐运动: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步行、拉伸及阻抗运动。
 
10.合并脑卒中
 
针对不同病期,采取不同的运动措施。
 
推荐运动:急性期应避免活动;亚急性期可在家属协助下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慢性恢复期主要是针对患肢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必要时用辅助器械。
 
总之,运动疗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个体化地灵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