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血压一入冬血压就会出现波动,有时忽高忽低,有时持续升高,甚至有时不得不到医院进行诊治。尤其近期天气寒冷,气温骤降,老年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平安过冬。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有的老人害怕出现意外状况,入冬后选择不出门活动,这是不对的。人体的耐寒能力是要依靠长期锻炼才能增强,选择合适时机出门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耐寒能力。
安过冬,我们心血管内科为大家总结以下五个方面:
(1)衣。防寒保暖是老年人预防疾病的首要条件。为了保证衣服足够保暖,老人棉衣中的棉絮要选蓬松度大、分量轻、保温性能好的棉花、羽绒、丝棉、腈纶膨体、合成羊毛等,在这些蓬蓬松松的絮状物中,藏着许多静止空气,不易传热,可以保暖。老年人也可穿皮衣,皮革可阻止老人身体能量的外流和外界冷空气的入侵。此外,老年人外出还时应戴棉帽、耳罩、围巾、口罩等,穿松软的棉鞋,并注意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食。为了御寒,老年人在冬季应进食高能量的食品,并做到一日三餐有荤有素,干稀搭配,米面混食,少吃过分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吃刺激性的酸辣食品,不饮烈性酒,晚餐不过饱,以防胃病和冠心病
发作。此外,老年人还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时进补。
(3)住。老年人常有寒冷畏缩感,因此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室温要保持在16?22℃在晴天的中午时分应打开窗户,加强日光照射。室内过冷可用火炉取暖,但应打开窗户,火炉上应装有烟囱,用管道通向室外,防止煤气中毒。冬季气候干燥,室内相对湿度最好不低于35%,在湿度过低,或室内用火炉取暖时,不妨在炉子上放一壶水,使水保持沸腾状,让热气不停地蒸发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此外,老年人房间内的物品应摆放有序,避免不小心绊倒老人。
(4)行。冬季天气寒冷,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老人四肢关节活动常感到不灵活,再加上身上衣着多,行动更加不便,再者冬天路面湿滑,一不小心,容易摔跤跌伤。因此,老人在行走时要格外小心。而在天气晴好时,老年人应出去走走,最好选一块绿化较好、比较平坦的场地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或进行其他力所能及的锻炼活动,不仅能强身御寒之外,还可防止关节僵化和肌肉萎缩。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最佳锻炼时间是早上10点到下午4点,这一时间段内不仅是全天气温最高时间,阳光最充足时间,也是人流、车流最少的时间,适合老年人外出锻炼。
(5)药。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停药,每天早上起床后先服降压药,最少三天测一次血压,血压如果有异常,就及时去医院就诊。